昨天依旧是开心的一天,虽然上班很累,但是,晚上小朋友的表现和前天一样的棒!
昨晚我有点担心,小朋友回家要先上编程课,大约需要到8点才结束,而且,在学校里没有做作业时间,所以,我做好心理准备,让他作业做到11点,果然,回家后爸爸就说:他莫名其妙发脾气,不理人。我没有理他。我心里就咯噔一下,心想:完了,今晚又见鬼了!结果,没有想到的是:小朋友上完课后,对我说:妈妈坏,这两天都不理我,早上早上不等我,晚上晚上做作业也不陪我,我笑起来了,早上因为爸爸汽车坏了,你又长大了,电瓶车不能带两个人。晚上因为你现在自己安排时间做的很好,妈妈就安心的自己看书了。小朋友说:我是不是很厉害!我说:当然了,妈妈要向你学习呢!晚上尽量不看手机,好好读书。小朋友开心起来了,很早就把作业完成了,睡觉前还跟我说,爸爸快点把车修好,我们就可以早上一起走了。我说:是的呢!
其实,昨晚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之所以可以很淡定的和小朋友说话,是因为,我检查了他的书包,发现,他在学校里做了一大部分作业,我心里才放松下来,剩下的作业,再晚也就那样了。但是,小朋友抗议了很多次,不让我随便翻他的书包,我一方面认同,一方面又克制不住自己,所以,昨天小心翼翼的看完后,原样放好。尽管知道这样不对 还是会偷偷摸摸的去做,也了解如果小朋友再大一点,会因为这样的事情丧失对我的信任感,但是 我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睡前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么做对我有什么好处?对小朋友有什么好处?对我们的关系有什么好处?我们以后的相处模式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需要去改变呢?如果我想要改变,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我该怎么去做呢?
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的焦虑,我担心小朋友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会晚睡。
仔细深入的想一想,小朋友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应该是小朋友自己的问题,我为什么要焦虑呢?因为,小朋友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会让我难受,导致我睡不着,很焦虑。
进一步想,我为什么要难受呢?原来是我的控制欲作祟,我想让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按照我的想法去工作,如果不能按照我的想法去做,我会觉得不安,会感觉恐惧,会失去掌控感,这样我才会不敢睡觉。所以这才是我焦虑的原因 ,我不能控制所有的事情,会让我失去安全感,其实,和小朋友没有关系,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所以,我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 ,而不是通过掌控小朋友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想到这一点 让我有些沮丧和恐惧, 原来我也是掌控欲很强的家长类型,幸亏发现了,幸亏小朋友还小,我有改变的空间和时间。
这么做对我有什么好处?
我觉得好处就是获得安全感,让我的全能自恋得到满足,让我觉得自己很有价值。还有掌控了小朋友意味着我是权威,拥有权利 。
对小朋友有什么好处?
短期看可以让小朋友按时完成作业,可以早点休息。但是长期会让小朋友失去对自我的掌控感 ,加强无力感,削弱小朋友的自主性,增强挫败感,总体来说,好处远远小于坏处。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对我们的关系有什么好处?
短期看,会联结比较紧密 ,我会全方位了解,掌控小朋友的一切,但是,今后会是我们关系紧张,破裂的导火索,小朋友的自主的需求和妈妈掌控的需求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斗争的结果有两个,小朋友胜利,妈妈让步,但是,亲子关系有不可磨灭的伤痕,妈妈胜利,小朋友彻底磨灭自主性 成为一个没有断奶,没有自主能力的妈宝。
想到这两点,我有点害怕,这两个结局都不是我想要的。
需要去改变呢?如果我想要改变,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我该怎么去做呢?
答案是肯定的,要改变!但是,改变最大的困难,在于改变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的评价体系,我的安全感不应该建立在外界的环境中,而是应该植根于内心,我的评价体系也应该以自我的价值体现为主,而不是寄托在他人身上。
我该如何去一点一点的改变呢?
首先,对于翻书包看作业这件事情,我可以这样做 每次有这样的念头时 我告诉小朋友, 得到小朋友的允许,我再翻他书包,给自己和小朋友一个过渡的时间,慢慢的学习尊重小朋友的意见。
其次,将视角向内,督促自己学习,2023年马上要过去了,2024年即将到来,要对自己2023年进行一个总结,并制定2024年的计划。这个需要时间来好好谋划一下。
最后,提升自己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 不再将自己和他人绑在一起,所以 要认真生活 ,认真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经常向夸奖小朋友一样,夸奖自己,要拿着放大镜看自己和他人的优点,拿远视镜缩小自己和他人的缺点 ,建立自己新的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