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这本书的名字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样的名字可能会让我们误解为我要有勇气去故意招别人讨厌、散发负能量,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书的名字就不会加上"被"字。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个被动语态,它真正的意思指的是: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刻意追求他人的认可,当你有了这些"不"开头的句子的时候,你就有了通向自由和幸福终极道路的勇气。
很多时候我们活得小心翼翼,我们太把别人当回事,而不是把自己当回事,我们在意别人的看法也在乎别人的评价,甚至我们会出现讨好型的人格。
书扉页的最下面写着: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句话告诉我们当我们不在意或不惧怕别人的看法和评价的时候,我们就有了足够的勇气,这种勇气就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是强大的自我。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我”的力量无穷大,只要“我”改变了,“世界”就会改变”的思维方式,阿德勒不断和自己和解,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成长功课。
阿德勒是谁?他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一个活出自我的人。他从小个子就很矮,还驼背,成绩也非常差,可想而知,他从小就不怎么受人待见。而且,他还有一个人见人爱的亲哥哥,在成长的过程中,阿德勒经常被拿来跟哥哥做比较。这让阿德勒从小就非常自卑。但是,即便有这些经历,阿德勒也决定不要向命运低头。
他说,我们虽然无法改变自己“被给予了什么”,但是我们可以决定“如何去利用这些被给予的东西”。
这本书有两个部分特别打动我:一个是阿德勒关于烦恼、不幸福的归因,他提出“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另一个部分是怎么处理烦恼去获得幸福,包括对于那些不必要的烦恼,我们如何远离它,对于那些不可避免的烦恼,我们应该如何与它们相处。这两个部分似乎诊断了咱们大部分现代人的心病,同时也开出了成长的药方,而且这些“药方”的操作性非常强,相信你听了也可以有所体会。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观点是什么?阿德勒特别强调,人无一例外,都可以改变。“我”的力量无穷大。如果“我”改变了,那么“世界”就会改变。按照这个逻辑,每个人都有可以获得幸福的能力,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勇气。
很多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或失败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责怪别人,抱怨外部环境,当我们把自己的“不幸”归因到无序的外部世界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可以掌控和改变的那部分“世界”是极为有限的。而归因于我们自己,就意味着我们时刻拥有掌控和改变的可能,而且我们有责任去改变。
我们不幸,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幸福,而是我们缺少了获得幸福的勇气。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爸妈吐槽,催孩子写作业太痛苦了。孩子呢?也因为老被父母盯着写作业而感到不爽。在“父母一个劲地催,孩子被逼无奈地写”这种行为模式下,父母因为孩子不如预期,会变得越来越暴躁,孩子也因为习惯了被人催,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自己是在给家长学习。那学习这件事,究竟是谁的课题呢?我们先来看看,最终的后果应该由谁承担?如果孩子不好好学习,不写作业会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成绩不好,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可能就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这个后果的直接承担人是孩子自己,而不是父母。因此根据阿德勒的判断,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也就是他的头等大事。
但是父母是真的没有意识到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吗?在现实中,在催促孩子学习时,相信不少父母都对孩子说过这些话,“学习是给你自己学的,不是给我们学的” “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你将来才能过得更好”。在这个情景下,一方面,父母在意识上知道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但是行动上却忍不住插手,因为情感上害怕孩子将来过得不好。
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这一点其实非常难,但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的事情要让他自己负重,你不该去干涉。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因为只有我们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有可能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
我们为什么对孩子学不会放手,我们到底在恐惧什么,其实我们所害怕失去的并不是孩子,而是我们与孩子建立起来的“联接”。
和亲密的人失去联接固然会失落会难过,但我们彼此还是仰望着同一片天空,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经历着每一天的此时此刻以及彼时彼刻的时间流逝。我们作为人类,仍然共同存在于同一时空。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和那个曾经相爱的人,虽然分手了,但仍然是“共同体”。虽然我们的亲密关系结束了,没有了联接,甚至没有了联系,但我们仍然是“伙伴”,我们仍然是“同类”,我们仍然是“我们”。
我们自己的价值,不会因为与某一个特定对象失去联接而减损,因为在大的“人类共同体”中,我还是我,我没有变,他也没有变,我们原本是“伙伴”,分手以后也还是“伙伴”。
获得了共同体感觉的人,不会再需要他人的认可,我们不会因为别人而让自己陷入被动,从而不得自由。
生活中总有一群人为了毫不讨人嫌地活着,从来不拒绝别人的请求,有求必应导致自己失去了自由,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方向。
愿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被讨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