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们又要以比赛为手段,掀起一场行为习的内卷训练啦。
总结一下去年训练经验,我想着从下面方式去试试。
1、常规训练。常规训练与具体场景结合起来。既要慢慢开始新课教学,又要在新课教学中慢慢落实常规训练。比如上课之前就训练课前准备,而不是单独拎时间出来专门训练课前准备。
常规训练,也有一个简单的模型:提出要求+具体演绎+多元反馈。拿排队举例子:首先提出要求:手放两侧、脚并拢、目视前方。接下来具体演绎:让一部分已经掌握要求的学生,在全体学生前面演绎一遍要求。最重要的是多元反馈:这里多元反馈,可以从反馈对象入手,可分教师、学生反馈,也可以从反馈形式入手,分为语言、照片、视频反馈。
常规训练,需要关注第一周中一些“第一次”时刻,第一次升国旗、第一次集会、第一次打餐、第一次放学等等,在第一次的时候,就把要求明确,并且要求一旦形成,坚持到底。
2、随时表扬。在具体的教育场景中,表扬必不可少。
一旦孩子出现良好行为,老师要及时表扬:具体行为+内在感受+存在意义。老师也可以多准备一些贴纸等小奖励,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就给孩子贴上。在第一周即将结束之时,可以组织一个专门的表扬仪式、典礼,在教室大屏幕公开表扬本周优秀表扬,尽量每一个孩子都要表扬到。
3、关注情绪。对于一些难以适应的孩子。许多孩子不会用语言来表达“我不适应不了”,更多会用外在行动表现出来。老师遇到这样一些情况,一方面要给与孩子理解,学会共情。另外一方面,老师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最好的私下沟通,一些孩子往往是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老师要亲自示范,并且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持续关注。
4、保持沟通。
这里的保持沟通,不仅是面对学生、家长,更要与任课教师随时联系。
唉,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