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至,家家户户粽叶香。
午餐时,盼儿说:我们家也包点粽子吧。不太下厨房的我有些诧异,不知怎样作答,转头望向先生。先生笑笑:不错的提议。
买来材料——粽叶、糯米、猪肉、香肠和绳子。切好猪肉、香肠,放入淘好的糯米中拌匀。
开始包粽子了。拿起粽叶,左右比划,除了发现粽叶边缘是锋利的,愣是不知怎样下手。
打电话向妈妈讨教,妈妈择其要领讲解了一番,特别强调要包紧点。
我不由得忆起往昔承欢妈妈膝下过端午节时的情景:在物质远不如现在丰富的年代,过节,妈妈是一定会包粽子的,和爸爸一起,有时候还有二奶奶。
青翠的粽叶被卷成漏斗形状,漏斗中间插着一根筷子,加入白净的糯米后,筷子使劲地往下插,然后大拇指用力按一按,将顶端的粽叶包住,再用椅子靠背上被扯成了一条条的棕榈树叶系紧,一个好看的粽子就完成了。
他们一边包着粽叶,一边聊着家长里短。我们小孩子在一旁玩耍着,等待着……
我再次拿起粽叶,模仿着记忆中妈妈包粽子的情形,笨拙地包出了第一个粽子:漏斗形状是有的,但不太好看,带子扎得也不紧。再来一个吧,用力一扯带子,居然把粽叶给弄破了。
继续,就这样,一个又一个有点奇特的粽子包出来了。
慢慢地,我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比如卷漏斗形时从粽叶的三分之一处下手较好,内容物不能太多等等。
先生也一起忙碌着,包出来的粽子,和我的大同小异。
一顿忙活下来,食指和小指因为太过用力扯绳子,红通通的,有些疼痛。此时,方知父母的不易。
盼儿不时跑进餐厅,摸摸粽叶,动动糯米,不时问问:妈妈,还有多久可以吃粽子?
新鲜的的粽子终于出锅了。刚剥开,盼儿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又连忙吐了出来,张大嘴巴:太烫了,太烫了!使劲地吹了几下,再咬了一口,嚼了嚼,连着烫一起吞了下去。
我们哈哈大笑,粽叶的香气在笑声里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