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第五章 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的努力
第一节:匹配:舒适区边缘,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
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关于舒适区、困难区和拉伸区,就拿我跑步这件事儿来说,以前的我总是想着每天要跑一个小时,刚开始的时候能坚持几天,但是每次跑完之后觉得很累,慢慢的就不想跑了,现在才知道原来我是从舒适区(以前很少跑步)一下子进入了困难区(每天跑步一个小时)虽然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但由于制定的目标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因体验比较痛苦而选择了放弃!现在我通过学习之后改变了自己的计划,每天跑步30分钟,从舒适区进入拉伸区,这样自己跑起来没有太大的压力,体验感也比较好,而且每天早上跑完步之后感觉一整天都精力充沛,正是因为我明白了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这个概念所以才会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当我们正在舒适区的边缘,那就努力跳一跳进入拉伸区,从拉伸区再进入困难区就不会那么难了,我每天跑步30分钟自己坚持的63天了,等到1000天的时候再调整目标开始每天跑一个小时,到那时肯定就没问题了。我们最佳的选择是在拉伸区内、舒适区边缘,在这个区域内,既有成就感又有挑战,进步最快!
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找到孩子的拉伸区,让孩子处于舒适区的边缘,制定出合理的计划,让孩子保持合适的学习节奏,而不是让她必须考第一名。
在成长当中,有一个过程:学习~思考~行动~改变,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 通过学习带来一系列的改变,通过这些改变让自己持续的行动,用行动去影响到孩子,影响爱人,影响到身边的每一个人!持续行动产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