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请问师父,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忘记过去并且放下?我觉得自己总是太过于执着过去的事情。」
师答:「你常常回想起过去的不快乐吗?」
学问:「快乐或不快乐的事都有。」
师答:「如果想起过去的不快乐,自己就会更不快乐,对不对?」
学问:「是的,很多过去的事情,当时没有做得很完美,觉得很遗憾。」
师答:「所以,你越去想,遗憾的感受就越深刻,是不是?」
学问:「是的,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弥补,觉得很懊悔。」
我对学员这么开解:「佛说过去的不可得,未来的也不可得。过去的就过去了,就像是死去了一样,而未来的又还没有发生,所以过去和未来,都与现在没有太大关系,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当下。
常有人说:‘我真是遗憾,把那件事情处理得那么糟糕’!」
这种事可能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过去我也曾有这样的遗憾,心里总觉得这件事做得真愚蠢,非常懊悔。
如果觉得遗憾的、不应该发生的,又为什么会发生呢?这就是注定要遗憾。过去既然有遗憾,现在就更要明白透彻,遗憾的事才不会再度发生。
若是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要小心别犯同样的错,别让遗憾再次发生;如果一错再错,不断重复犯错和遗憾,重复懊恼的过程,这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我们的心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没有一刻是停止不动的,这就是世界的规律。
所以发生的遗憾也好,快乐也好,都是过去了;换句话说,遗憾也于事无补。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不自觉地错过该珍惜的人事物;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年轻时不受到那些创伤,我们就永远长不大了。
释迦牟尼说:「烦恼即菩提。」我们所遇到的那些障碍、痛苦、遗憾与贫穷,都能磨练我们的心志,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壮大充实。
我们遇到的一切事情,好的比较容易忘掉;不好的、伤痛的、表面上看起来是负面的,对我们的作用就像是农夫撒下的肥料,会促使我们成长、茁壮,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发挥警惕的作用。
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和烦恼时,其实是件好事。我们常常听到“烦恼即菩提”这句话,就要去想烦恼怎么会是菩提呢?难道让我们痛苦就是智慧,就是觉悟?
如果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原来烦恼真的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与沉淀,因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