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由于根是水生植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并且为了避免重金属对其生理活动的毒害作用,植物通过一定的解毒机制避免重金属向上部迁移。
2.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在看到书面说明之前,我认为植物确实是能吸收水中的重金属,但我认为,重金属被植物的部位吸收后便一直依附在上面,并不会转移。且我并不认为植物有解毒机制。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我低估了植物的吸收作用,植物对水体的解毒功能实际足够强大,能够吸附并解毒,还能传送到别的部位。我应该充分发挥想象,跳出固定的思维,对生物的作用有确切的认识。
4.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我应该多观察水中的生物,积极询问问题,从生活中的现象得到答案,并不是一直持着错误的思想直到翻阅书籍才得到答案。理所当然的思想太容易出错了,生活中对待问题还是要打破常规。通过翻阅书籍,我知道了重金属在水生植物体内不同部位分布特点一般是根>茎>叶。并且水生生物体内重金属的类型、含量与水中形成污染的重金属类型、含量成正相关。代表了不同的水生生物对不同的重金属吸附起针对作用。
5.我怎样才能用上它?(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我可以把水生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作用应用在水处理里,将水生植物种植在将被重金属污染的水体里,可降低水中的重金属含量。起到清洁水体的作用。善用想象力、和翻阅书的能力,能够让我了解最正确的知识、做出更正确的决策。要一半推测想象、一半根据理论来实践,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我猜测,既然根茎叶都有吸收作用,那将根茎叶都放在水中不同污染的位置,吸收效果应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