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4 周二 雨 19-25度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四天,感觉有些闷热。穿了一件短袖都觉得热,室内空气很闷,整个人就会显得烦躁。这种情况需保持心情愉快,室内要保持清洁,注意多喝水。可以是脾虚,平时要多吃健脾的东西,像薏米、玉米、山药、苹果、米饭、扁豆都是健脾良品。像绿豆粥、百合雪梨汤,银耳莲子羹,银耳红枣羹、雪莲果、柚子、马蹄、梨、莲藕,适量运动、忌辛辣食物、不熬夜、喝去火茶等都可以辅助降火去燥。
清热降火的穴位
合谷穴,在拇指和食指指尖凹陷下去的地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位置,这个穴位能够清热解表、清咽利喉、通经活络。
太冲穴,这个穴位的大概位置是在脚拇指和交食指之间的凹陷处,有清肝火、消肿痛的功效,常桉这个穴位能养肝。
内庭穴,内庭穴与太冲穴并排,在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之间,对于肺热引起的咽喉肿痛、胃热引起的消化不良等情况都有清热降火的作用。
预防上火
1.杜绝上火的源头,少吃辛辣、燥热、油炸的食品。不吃是做不到的,但少吃还是可以控制的。如果你的身体已经出现了上火的迹象,那么就做好不吃。
2.加强饮水,多喝水。
3.多吃含水分高的水果。不过水果里也有上火的,比如菠萝、荔枝、香蕉,这些就可以不用考虑了。多吃酸味水果食辣后吃含鞣酸、膳食纤维等的酸味水果,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肠胃蠕动,帮助滋阴润燥。山楂、柚子、柑橘、苹果和梨等都可选择。
4.作息时间要正常,尽量将生物钟调到12点之前睡,让肝脏有休息的时间,上火的现象也会改善。
5.多饮茶多喝汤。吃辣容易引起咽干唇裂等症状,更要注意补充水分。菊花茶、酸梅汤等常能防止上火。喝杯酸奶或牛奶,不仅可以解辣,同时还能清热。
6.多吃粗粮。因为其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可预防由肠胃燥热引起的便秘。玉米或红薯就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薏米也可去燥,若辅以百合熬粥,功效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