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场倾听的练习
在小组练习的时候不记笔记,看自己到底能听到多少内容,能反馈多少,锻炼倾听,似乎专注到来访者谈话的内容,尽量不让自己的思绪跑出来影响自己,这样慢慢的尝试进入到来访者的思考当中,体会他在那个当下的感受以及想法,即使在这个过程中,偶尔会有自己的想法冒出来,有意识的觉察自己重新专注在来访者聊的话题内容中,而没有让自己跟着思绪走,或者陷入到自责的情绪中。这样带着觉察的练习,相信专注的倾听这样的循环的时间会长一些吧!慢慢的也能进入到来访者的脉络当中,那么在反馈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来访者的,整体脉络来反馈,再加上来访者的感受,这样子给自己的倾听,带来一些成就感和希望感,有一些动力投入到下面的练习当中,什么也不说,练习练习还是练习!
第305场咨询师
来访者妈妈是一位有智慧,对于困惑有思考,有方法,有行动的妈妈,在咨询的前期对来访者妈妈有的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有了这些评估之后,通过评量问句,来访者妈妈觉察到这个困惑,得让孩子有主动性,这个困惑才能更好的解决。那就让来访者妈妈从他已经做过的经验中开始找方法资源的例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咨询师也有卡顿的地方,怎样才能更好地表达或者引导来访者也关注到正向呢?此路不通,绕路走,接纳当时的卡顿,换一个问法,试一试。咨询师和来访者都在不断地尝试,来访者妈妈在尝试着不断地关注孩子的正向,而咨询师引导着妈妈在关注孩子正向的同时,又怎样回应孩子?来访者反馈时回应被点醒,接下来就可以讨论一下关注正向的作用意义和影响,来访者妈妈越来越清晰,不仅面对这个困惑找到了办法陪伴青春期的孩子,好像也找到了思路。
如果说咨询师是来访者的一面镜子,那观察员就是咨询师的另一面镜子,观察员不仅对整场咨询,详细的反馈,给予来访者和咨询师赋能和赞美,还有就是对咨询师卡顿的地方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让咨询师对以后的咨询有了更多的方法和资源,对咨询师的角色也增加了能量和信心,再有就是对来访者接下来的一小步,在表达自己期待的同时,对来访者也充满了信心,这样的一个相互照进的过程,也在不断地温暖着这个房间,滋养着彼此,这种感觉真好!
第306场小组约练白皮书感悟
初19到课程结束,也有一段时间了我们这个小组约练白皮书也进行了好几次,以前也和有的老师想法雷同吧!想着有位资深的老师,带着会有所深入,听着老师的分享在佩服的同时,羡慕老师分享的这么全面,理解这本书的内容特别透彻,特殊原因,目前仍然在坚持练习,仍然希望我们这个小组的学习不但能如期进行,也希望透过我们四位小组成员的不断的卷入把学习的这个场暖起来,能持续的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悟,把自己所学的所理解的进行一个输出,把这一部分也强化一下印迹,当有这样的一个觉察责任感在身上时,也提醒自己关注到本组老师的人身上,再倾听他们分享感悟的同时,不仅需要专注,还要给予他们赞美的反馈,我猜这样的链接多了话,相互摩擦出来的房间温度也会有所提升,这大概也是焦点的人性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提醒自己在学习的同时,勿忘践行焦点的理念,当我们怀揣着这样的初心进行时,让我们浸泡式学习的这个温度,让彼此舒服一些吧!
今天大约练的题目是老师,你怎么老找我的茬?聊到这个话题,好像不仅适合师生之间,也适合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当中。找茬肯定是让人不舒服的,不管是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夫妻之间,同事同学之间上下级关系之间,找茬,阻碍彼此的沟通,影响彼此的关系。
找茬,对于前者来说,希望后者达到自己的一个要求,或者期待的一个状态,在语言上的一个表达方式吧!有的是明目张胆的,有的会打着为对方好的旗号,更有甚者,看不惯直接说出来。好像前者在力量上与资源上有一些优势,或者不太对等吧,当然也有可能是中间出现了误会,出现了一些理解的偏差,也有这个可能性吧!
找茬对于后者来说,似乎属于一个被期待被改变被动的一个状态,他就有可能破罐子破摔,继续破下去,也有可能奋力抗击,负隅顽抗。
不管对于前者后者来说,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我们把两者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的话,哪一个觉得痛苦,特别想改变的话就会做出一些尝试。有的时候,我们在接纳别人的时候,也在接纳自己,在理解别人的时候,也在尝试理解自己。如果反过来的话,也同样成立,自己在接纳理解自己的同时,也在接纳理解别人,能感同身受自己和别人的感受时,不管对于前者或者后者来说,尝试改变与人的沟通方式,探索有效的沟通方式,前者不去找茬,后者也就感受不到找茬的感觉了,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