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们认为此时的满桂已经到达了人生的巅峰,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参将这个官职对他来说充其量也就是个毛毛雨,后来的满桂可是当过总兵一职的,那可是武官中的最高级别了。而让他从参将之位上,连升好几级成为宁远总兵的贵人,就是奉命巡边的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帝师孙承宗。
孙承宗刚到山海关,满桂就来拜见。孙承宗看满桂仪表堂堂,你就有几分惜才之意,然后又与其谈论军事。满桂分析的鞭辟入里,孙承宗对其大力称赞(大奇之)。等到孙承宗督师蓟辽,驻守山海关时,有提拔满桂为山海关副总兵,负责中军的事务(中军,保护主将安全的部队),由此可见,孙承宗对满桂是何等信任。再后来,攻城中打算修宁远城,开会讨论哪位将领可以前去驻防。有人提议让孙谏和李承先去,孙承宗不允。再次询问谁可以前去,袁崇焕嗫嚅着说道:“末将以为满桂可以,但是吧……”
“但是什么,快说,别婆婆妈妈的像个娘们!”孙承宗追问。
“可是满桂是您的中军,吾等不敢用啊!”袁崇焕答道。
孙承宗说:“既然他有这个能力,管他是不是中军呢!”于是找来满桂,跟他说明了情况,满桂欣然答应。当天,孙承宗大摆宴席为满桂饯行。
满桂不仅仗打得好,而且还是不错的外交能手。当时蒙古的一些游牧部落在宁远东郊放牧,时不时的就来劫掠宁远的百姓,有时候和努尔哈赤的后金军一起来,寻求分得一杯羹。满桂移驻宁远,任宁远总兵则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
首先,他利用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对这些蒙古族同胞进行耐心的劝说;其次对于那些不听劝的,则发动大军攻打;此外,还有一些表面归顺,暗地里想要反叛的,他也发挥自己独特的外交才能,使这些部落(拱兔、炒花、宰赛)在心底里臣服。这样,守宁远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再不怕蒙古各部在背后使绊子了。
除了外交,满桂还是个十足的泥瓦匠,擅长砌砖头,经常与祖大寿一起,光着膀子砌墙,手上磨出了血泡也浑然不觉。但相比之下,他还是更爱打仗和练兵,在他和袁崇焕、祖大寿的共同努力下,关宁铁骑终于诞生了。宁远城也由当初较大的废墟,变成了大城市,记载为:有五万多的军民在此地屯田,往城外耕种到五十里远。孙承宗上表表彰他的功绩,朝廷下诏提拔他为都督佥事(正二品)。而此时的袁崇焕仅仅是个正四品的宁前道。肯定有人要问了,凭啥正四品的袁崇焕的地位要高于正二品的满桂呢?因为按明朝惯例,以文治武,所以在宁远这地界,袁崇焕地位要比满桂高,仅仅是高一丢丢。所以才会有前文说到满桂是袁崇焕的第四个助手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