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培芳坚持分享第24天
一、正向开场
简短的社交开场:询问名字、称谓、从何出来。
扼要说明唔谈架构、流程与进行方式;对于保密与通报事项的规定,也扼要说明其善意与限制。
好奇的尝试多了解当事人;合宜的肯定、赞美当事人的优点或专长之处
接着,成果问句来了解当事人目前的来谈目的或最大期待,使唔谈产生初步聚焦的焦点或前进的大方向,而成果问句也开始邀请当事人进入SFBT目标导向思维
二、问题简述
知道困扰当事人的是什么事,积极地倾听当事人诉说,用表示理解支持他想法与痛苦的合适语言回应,
尝试了解当事人对问题的主观诠释以及问题对当事人的影响,包括问题出现的概况、频率、程度以及当事人的感受、解释与期待,并持续共情、一般化、重新建构、复述关键字、摘要等技术回应,在这过程中累积对当事人的各方认识,特别是当事人在意的改变以及潜在的资源。
询问当事人曾尝试如何处理问题,欣赏展现的背后知识与力量。
三、建立良好构成的目标
若当事人带着多个议题前来,必要时,咨询师询问当事人从中依据重要性、紧急性或意愿性进行排序选择。咨询师引导当事人澄清,当来谈问题解决时,期待什么样的美好愿景发生,以能逐步检索出可以立即执行的目标。
目标的形塑是由当事人告知咨询师他所想要发生的改变为依归,而非以咨询师认为当事人该如何修正自己为唔谈方向。
奇迹问句与假设问句常是在此阶段使用的代表问句
假设问句:不预设立场地询问,并停留于期待改变的重要理由、改变后的具体状况探讨。
奇迹问句:邀请当事人描述奇迹发生后的美好愿景,再进入当事人所偏好未来的细节探讨,以便让当事人跳离问题模式的无效重复思维,尝试接受生命可能性的力量。
往往当事人最在乎的目标,常是当事人最愿意改变的动力!
四、探讨例外
紧扣当事人的目标,咨询师会接着运用例外问句,如询问何时情况发生、发生时比较不严重等,以积极探讨当事人过去相关的小小成功经验、资源、优势和力量。
以最近的例外和与目标有关的例外最值得优先探讨,因为其最容易成为建构解决之道的素材。而当事人面对问题情境的自发应对策略,也是例外的一种,亦常会充分讨论
最后,汇整地提出评量问句,请当事人评量目前的例外分数,以及何以能有此分数的策略。接着。咨询师除了鼓励当事人先多做目前能够做得到的有效行动以稳定情况,也会继续努力探讨能使分数提高1分的任何一小步尝试行动
五、暂停与反馈
唔谈进行40分钟,暂停10分钟,汇整唔谈所得,当事人也可沉淀唔谈历程与收获。
暂停后,咨询师给予反馈信息,以鼓励当事人在结束时清楚获得该次唔谈的总结,而在唔谈室外更能促发自身行为的改变。
反馈信息如下
1.赞美
赞美是对当事人整体的肯定,特别是强调与目标达成有关的优势力量,以能大大鼓励当事人。
2.桥梁
桥梁是在赞美与建议之间提供有意义的连接性讯息,让当事人认可去执行下述建议会是很有意义与重要之举。
3.建议
即为鼓励当事人开始尝试的一个行动。
常见建议包括:当事人继续多做一些在唔谈中提及的例外,或开始朝着所欲的未来远景前进一小步,或仔细观察例外的发生,或尝试做些不同的事情等,而将任何的改变与观察带到下次唔谈探讨。
六、后续唔谈
第二次唔谈开始,各次的后续唔谈皆以探问“何处有改变”作为开场,或以评量问句邀请当事人自己评估目前进展的情况。咨询师会积极讨论任何的进展何以能发生,确认其与目标方向是否一致,以及努力稳定与扩大这些进展的影响。
之后,询问当事人在改变后,还想再往前走的一小步方向为何,继而重复前述各个阶段,直至稳定可结案为止。
倘若一时没有任何进展,除探讨情况何以没有变得更糟之外,还可以重新检视当事人的目标与方法,是否是其想要的或者可为的,而再次重复前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