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老子理想中的执政者该是什么样子?
引言:这一章表达了老子的政治思想。文中所讲的“圣人”,是老子理想中的执政者。那么老子哲学中理想的执政者是什么样子?百姓在“有道”的治理下又该是怎样的状态?韩鹏杰老师将为我们进行深入的解读分析。
原文:(第49章)圣人无常心(河上公本作: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xī),为天下浑其心,(河上公本作:加“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注释:常心:固定的心思、意念,引申为私心杂念、主观成见。
善者:好人,善良的人。
信者:守信用的人。
在天下:意为治理天下。
歙(xī):意为吸气,此处指收敛意欲,尽去奢侈,清静无为。
注:专注、全神贯注。
译文:圣人没有自己的私心杂念,总是以百姓的意志当作他自己的意志。对善良的人,好好地对待他;对不善良的人,同样也好好地对待他,这样就可以使所有的人积极向善。对讲信用的人,信任他;对不讲信用的人,同样也以诚相待,这样就可以使所有的人讲守信用。圣人治理天下,总是收敛自己的意志欲念,使得天下百姓都保持混沌淳朴之心。百姓通常都专注于自己得所见所闻,而圣人则致力于使他们回归到婴儿般天真淳朴的无知无欲的状态。
你将获解:
1、老子思想中圣人与百姓的换位思考;
圣人先要收敛自己的欲望、领导好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欲念,让天下人都能成为厚道、淳朴之人,让大家和平相处。
圣人和百姓各安其位、各循其理。领导者好好对待百姓。
2、如何让天下人都觉得诚信可贵?
对人讲诚信,可让天下人觉得诚信可贵。
3、老子希望的和谐社会的目标;
老子希望统治者减少自己的欲望,少一些套路、欺骗,让社会更和谐,天下太平。
个人理解:
其实不仅仅是领导者不能固执己见、不能强加于人,任何人都不应该这样。
1、无论是我们的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虚心接纳别人的建议。当听到不同意见的时候,都要反思一下,自己做的是否对,是否违背发展规律;这并不是优柔寡断,而是为了把事情做的更好,想的更周到些。事物发展是有底层逻辑的,但因为环境的影响,也是千遍万化,越完善不是更好嘛。
2、另外,我们不要太自负,总觉得自己就是最正确的,总是一言堂,尤其是在家庭,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想法、情绪强加于父母或者子女身上,认为自己就是对的,他们就必须听自己的。其实大错特错,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想想自己的问题,不要把过错都推给别人。这样不单单是自负,更是一种胆怯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