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课上高逢香教练的“求助!求助!进入死循环了”的翻车案例引起我一些思考。
案例内容是她与初三的孩子因为在凌晨1:30还在写作业引发的翻车问话。
真实的案例让我回想起,自己孩子高三时晚上经常熬夜,睡觉时间没有规律,我既担心、焦虑,同时又无解的心情。
通过小伙伴们对逢香教练的问话开启和阿布老师的引领,我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也引起了一些思考。
第一个启发是小伙伴们带给我的,孩子作业写得很晚,但是仍然坚持完成,这就是他的认真和坚持,是他的闪光点。
第二个启发是阿布老师访问引领带来的,逢香教练自己体察到自己的能量状态比较低,认为首先是要提升自己的能量。
第三个启发是案例角色扮演带来的感悟,逢香教练和孩子沟通的方向和目标不一致,孩子的目标是完成作业,免于老师的批评,逢香教练的目标是早点睡觉,不要影响第二天的上课效果。
如果我来访问,会怎样做呢?我陷入了思考……
第一个思考是和孩子对话的时机问题。孩子凌晨1:30还在写作业,说明正处于着急完成作业状态,写作业过程中无心回答家长的问题,也不会做深入思考;同时,逢香教练担心孩子睡眠不够,会影响第二天听课效果,心情正处于焦虑时刻,并不是一个平心静气的状态,双方交流不是最佳时机。如果把沟通放在第二天,孩子和家长时间相对充足、心情相对平静的状态下,效果会不会好一些呢?
第二个思考是面对很晚睡觉,第二天听课效果并不好的情况,孩子究竟是怎么想的?
第一,孩子宁可熬夜完成作业,冒着自己上课不专心的风险,也要坚持,说明他对老师的话很放在心上,更注重自己在老师眼里的形象和表现;第二,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面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积极性,说明孩子可能学习遇到了困难并没有得到解决;第三,孩子是否受到情绪的影响,他是否与同学或者老师有一些矛盾;第四,孩子考高中的目标是什么,是否对达到目标有一些心有余力不足的表现。
静下心来,思考如何与孩子有同频和有引领的沟通是多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