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中的翻译问题》翻译系列19

    兼怀念回忆三位翻译家
图片小白老师分享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is it just when you're a kid? Always like this.

是童年尝遍酸甜苦辣咸,还是生活本多艰?是的,生命总艰险!——翻译·黄思明

生活总是这么艰难,还是只是在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 总是这样。——翻译·海外敦煌

意译和直译,一直是翻译界纠结的话题。有人只顾及了英文的愿意,翻译成汉语,它就是直译。譬如这句话,敦煌老师直译过来,非常准确和对应,这是敦煌老师,对英语熟稔的体现。

敦煌老师,会多门语言,是我佩服的一个高人。她还会德语法语等,普通话自然不在话下。使我想起民国大师辜鸿铭,辜老熟练掌握八国语言,但是一生誓死追随大清,辫子也是舍不得剪掉。

倘若只顾及意思的畅达,以及意境的展示,那么这种翻译多数是意译。譬如我把它翻译为童年酸甜苦辣咸,英文并没有一个词对应“童年”,也没有一个英文能对应“酸甜苦辣咸”。所以,我的翻译完全只有意境展示。


寻虎老师昨晚分享了一句《圣经》中的话如下:

我是阿尔法,我是欧米伽。我是初,我是终。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
I am the Alpha and the Omega, the First and the Las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圣经·启示录》22:13

我就在思考,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为啥不翻译成“我是始,我是末”呢?思考还不如直接询问,我立刻询问寻虎老师。他的答复就是肯定的。“可以的,也可以翻译成:我是开端,我是终结。”

说起翻译家,我最喜欢的几位翻译家当属王佐良、许渊冲、张振玉。此外,翻译界还有许多牛人,像傅雷许国璋季羡林杨绛等等。

其他人我不太熟,王佐良许渊冲和张振玉我有看过他们的翻译,所以稍有了解。王佐良最有代表的翻译就是那首《青春》youth,那优美的译文让每一个中国人,无不拍案叫绝。我们摘录一段如下: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the love of ease. This oftenexists in a man of sixty more than a body of twenty. Nobody grows old merely bya number of years. We grow old by deserting our ideals.

王佐良,浙江上虞人,1916年2月12日生,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

王佐良1922年就学汉口宁波小学,1929到1934年就读于武昌文华中学,所以王老也是武汉人,会说武汉话。

1935年,武汉伢王同学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从此和英语以及西方文学结下不解的渊源。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

王佐良在翻译界享有极高的荣誉,《美国短篇小说选》《英国文学论文集》《莎士比亚绪论》等等,都是他蜚声译坛的著作。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佐良与许国璋、吴景荣曾被誉为新中国的“三大英语权威”。他为新中国英语教育和英语翻译所做出的贡献,已有不少文章做过回忆和论述。

王佐良先生

王佐良手稿

再来说说翻译家许渊冲,这位可爱的老人,可能大家并不陌生。他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等节目请去当嘉宾,当评委,当镇场的人。

《朗读者》也请过许渊冲,董卿大美女见到他老人家,都是跪倒在地全程访谈,那份崇敬,那份热爱许老,让人动容。

许渊冲(1921年4月18日-2021年6月17日),男,汉族,江西南昌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83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

许老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1939年,许渊冲就读西南联大一年级。当时,陈纳德上校率领美国志愿空军第一大队,来到昆明援助中国抗日。许先生和许多男同学一起报名服役,为美国空军担任翻译。在欢迎陈纳德将军的招待会上,翻译不知道该如何翻译“三民主义”一词,许渊冲当即站起来翻译到:“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陈纳德将军听懂了。

许渊冲也许是个“老运动员”的缘故吧,才华横溢的许先生直到38岁,才遇到了理解他的照君姑娘。两人于1959年一见钟情,缔结良缘,从此相濡以沫,同甘共苦,至今已共度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

据北京日报记者从许渊冲家人处获悉:2021年6月17日7点40分,中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教授许渊冲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0岁。6月22日早7时许,许渊冲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年轻时的许渊冲

许老手稿

许老和妻子照君

最后,我们来说说翻译家张振玉。他生于1916年,先后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

张先生自幼随祖父母居于北平鼓楼东大街京兆尹衙门附近。由私塾入小学、中学。1941年在辅仁大学西洋语言文学系毕业。在校时受教于张谷若、李霁野、英千里诸先生。

毕业不久,日寇侵略华北。张先生即去西安,转赴重庆。在重庆从事抗战教育工作。抗战胜利后,受聘于长春大学任教授。

1950年赴香港,1952年受聘台湾大学任教授。晚年,曾两次来京,参观名胜,回望故里,颇多感慨。1998年病逝于美国檀香山。

张振玉在大陆的名声不显,但在海外在台湾,他享有极高的荣誉和地位。他所著《译学概论》,是翻译界少见的系统完整的著作。该书1964年初版,中经多次重印,成为海内外若干大学教材。

《译学概论》后有一篇张先生的后记,读来颇为感人,我们不妨摘录一二:

“1963年夏,余自屏东北来,英师千里长台大外文系,嘱以翻译授诸生。本书之草拟,实自此时始……是年冬,钱歌川兄北上来访。阴雨天寒,长夜闲话。见拙稿,亟劝写就问世。翌年,长夏滔滔,假中多暇,乃重整旧稿。深感理论疏而不密,例证寡而失妥。于是穷搜苦思,随写随改,自溽暑浑汗,至寒雨披裘,凡五易稿,不能惬意之处仍嫌不少。复经再三修正,直至旧岁除日,始大致确定。”看完这段后记的话,作者溽暑寒雨,挥汗披裘,艰苦努力,精益求精,已无需再述。

1977年,张先生翻译林语堂英文版《京华烟云》告竣。这可以说是先生《译学概论》中翻译理论的实践。出版后,译界评价甚高,公认为林语堂先生《京华烟云》最受欢迎之中译本。

我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京华烟云》《红牡丹》等,都是阅读的张振玉版本。读了张先生版本的林语堂著作,你根本看不来其他人翻译的版本。

最后,我们来说说这个《翻译学概论》,也叫《译学概论》,我当时为了看这本书专门跑到图书馆去找。读后,每每对张先生的系统阐述所倾倒不已。

而在大陆,现在多用穆雷2009年所写的《翻译学概论》,实际上穆雷也是参考了许多大佬的书。其中张振玉的《翻译学概论》对他影响巨大。

张振玉先生的《翻译学概论》

穆雷的《翻译学概论》

我们读张振玉,读许渊冲,读王佐良,就会发现,他们的翻译展示的文字,往往中国古典美特别显眼,我们一眼就能被他们的文字吸引。这都是他们深厚国学基础,所带来的翻译气质。虽然各在世界各地,但是精髓却是一样一样的。

我们再来看近代那些翻译者,则完全没有那种中国古典美感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与失望,是近代翻译者们太急于求成,还是因为他们急功近利,来不及润色翻译呢?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倘若王佐良,许渊冲的这种精湛的翻译技艺没有传承下来,我真的很痛心啊!
其实,我手边就有这么一本翻译著作,书名叫《沉思录》,翻译者叫何怀宏,转译自英文,原文用拉丁文写成,作者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

这本《沉思录》的翻译,全然没有中国文字的艺术美感,基本上都是英文直接翻译过来,这让我阅读起来特别窝火,恨不得亲自动手把《沉思录》重新翻译一遍。

中文翻译,不适合用长长的从句嵌套,可是译者非要嵌套一堆从句,这让我们读惯了没有从句文章的人,如何受得了嘛!

最后,我们不妨用一段优美的英文以及中文翻译,作为本篇的结尾,其文如下:

I love three things in this world.Sun, Moon and You.Sun for morning, Moon for night, and You forever.
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人之一生,三种东西最重要。太阳、月亮和你。人要有早晨太阳的朝气,冉冉升起,发光发热;也要有夜晚月亮的柔情,养精蓄锐,柔能克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你要拥有一个相爱的人,朝夕互诉,直至永远!———翻译·黄思明(=^^=)

——……——

黄思明于大西北部队医院19楼

2021.07.31星期六

辛丑年六月廿二号酉亥时许

大暑二候第5天

大暑三候曰: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30,527评论 6 54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9,687评论 3 42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8,640评论 0 38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957评论 1 31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2,682评论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011评论 1 32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4,009评论 3 44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183评论 0 29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9,714评论 1 33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1,435评论 3 35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3,665评论 1 37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9,148评论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838评论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51评论 0 2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8评论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2,379评论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8,627评论 2 38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