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从“飞毛腿”到“慢行侠”

从"疾风行者"到"跬步致远"

                     ——我的成长故事

河南   张志华

序言开场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当 2025 年的日历在指尖翻过,我已在教育之路上走过 33 个年头。回首这段漫长的旅程,岁月究竟留下了怎样的痕迹?作家麦子曾说:“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在我的记忆长卷中,2021年的那场意外,犹如一道分水岭——前面近三十年是意气风发的奔跑,后面的日子则是跬步千里的跋涉。

教育长河奔涌不息,我已行至中流。是随波逐流,让岁月磨平棱角?还是逆流而上,将时光淬炼成金?此刻,请允许我以文字为舟,载您走进我30 多年的教育成长历程,穿越三十三年的教育时光,见证一个"飞毛腿"如何蜕变为"慢行侠",却走出更辽阔的教育人生。


“卅载光阴过,未应磨丹心”

——生涯回眸篇

三十三年前,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美好憧憬,带着初出茅庐的热忱,毅然踏上了语文教学的讲台,成为了一名教育园地里的辛勤耕耘者。30 年来,我虽未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在一件件平凡的教坛小事中,在一封封家长学生的感谢来信里,在一个个忙碌、辛勤的身影背后,都饱含着我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浸透着我无数的心血与汗水。我用爱岗敬业诠释着人民教师的使命,用赤诚之心书写着平凡而又多彩的教育人生。

柔肩担道擎质量大旗

任教多年来,我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教学成绩优异,长期担任班主任和大队、中队辅导员。90年代初,刚从师范毕业的我,来到一所农村学校。那时的我,满怀热忱,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将一个班级从一年级带到毕业班,创造了教学成绩连年位居全乡镇第一的佳绩。直至今日,教师节时我还会收到来自上海的第一批学生的微信祝福,这份跨越时空的情谊,让我深感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后来,我调入新学校,接手了一个二年级的班级。这个班级在全校闻名,成绩垫底。但我并未退缩,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精心培育着每一个学生。从一年级到毕业,我见证了这个班级的蜕变,它逐渐从一个落后班级转变为校、区优秀班级,市文明班级,甚至荣获河南省校信通“书香班级” 称号。教学成绩也从倒数一跃成为在市、区均名列前茅,这其中的艰辛与付出,只有我自己深知。      

学校接着又将一个语文成绩在同年级中较为落后的班级交给了我。这个班的孩子活泼有余,踏实不足。为了转变班风,我从上好开学第一课、开好首次家长会抓起,精心设计与学生见面的第一课,与学生畅谈教学思路,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同时,我给每位家长写了一封《致家长书》,详细介绍自己的带班理念和工作打算,赢得了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

班上有个叫小冉的孩子,学习上极为懒惰,作业从不肯写,还调皮捣蛋,是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没有放弃,课堂上给予他鼓励的眼神,课间与他亲切交谈,课后为他义务补习,甚至将他带到自己家中,借给他书籍,带他去图书馆,激发他的阅读兴趣。渐渐地,小冉开始改变,课堂上积极发言,在我执教的市级语文教学观摩课《歇后语大闯关》中,他代表小组发言,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最终,在我和各科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班到六年级毕业时,成绩从原来的倒数变为名列全校、全区前茅。

倾情支教扬行业正气

2015 年,我服从组织安排,前往边远的乡村小学支教。初到乡村小学,眼前的景象虽略显简陋,但我心中的教育热情却愈发炽热。我迅速融入到这个新环境中,用自己的方式为孩子们带来知识与快乐。

开学第一课,我在黑板上写下一首藏头诗:“张翅奋飞碧空翔,志在高峰赏风光。华夏复兴酬壮志,强国强身育栋梁。” 孩子们聪明地猜出了我的名字,也在欢声笑语中开启了我们的学习之旅。

支教的冬天,一场罕见的大雪给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公交阻断,行人滞留,但我心中挂念着教室里的孩子们,毅然决定徒步前往学校。一路上,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雪地里,历经四个多小时,终于抵达学校。当我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欢呼雀跃的样子,让我觉得一切的辛苦都值了。我和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阅读资源,我从家里带来上百本杂志,搜罗女儿的书籍,还从图书室借阅经典名著,在班里创办图书角,组织读书交流活动。同时,我主动创办校园板报,营造书香氛围,多次召开家长会,构建家校联谊桥。为了鼓励孩子们,我自费购买奖品,组织各种活动。新学期,我还组织孩子和城市学校学生开展“手拉手,交朋友” 书写交友活动,亲自为孩子们购买信封和邮票,辅导他们写信、写信封,再将信投寄出去。当孩子们收到回信时,那灿烂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支教的意义。

在支教的日子里,我还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在操场上放飞风筝,在田野里踏青赏杏,在水库边嬉戏追逐。我们一起在草地上留下脚印,在蓝天下放声欢笑。期末,我所带班级的成绩由原来的倒数一跃成为全乡第二,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我的努力得到了家长、校长、同事和同学们的一致称赞,也在创新中用自己的教育情怀,为乡村教育注入了一股正能量。

开拓进取写奉献人生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老师,我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不断学习,勇当教改弄潮儿。我努力学习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聆听专家讲座,将于漪老师视为榜样,像海绵一样汲取各方面的营养。在语文教学的园地里,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我收获了许多荣誉。2019 年,我被评为安阳市名师,并参加了省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2020 年,在区、校的大力支持下,我带领同仁创建了文小名师工作室,并成功申报成为安阳市三星级名师工作室。

作为市名师、省骨干,我积极探索,勤于实践,做好新课改的带头人。我执教优质课获市一等奖、省级奖,示范课获省一等奖。撰写的数十篇论文、经验材料、征文在区、市、省、国家级比赛中获一等奖,并在各类报刊发表,两篇文章还发表在学习强国平台。在全市教师下水文比赛、省宣传部举办的征文比赛中,我也多次获奖。此外,我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和省级课题均结题获奖。

在工作中,我不仅专注于教学,还积极承担各种工作任务,乐当工作多面手。作为班主任,我兼任过学校图书管理员,顺利迎接“国检”;多年担任学校大队、中队辅导员,组织的少先活动多次获奖;辅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也屡获佳绩。

每一个寒暑假期,我都不愿虚度,努力为自己充电。新冠疫情假期,我参加希沃训练营自学,获得学霸证书。我还积极自学心理学,自费参加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培训,成为安阳市首届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会理事和文峰区高新区社会心理服务公益讲师。执教的心理健康优质课也获得市一等奖、省二等奖。同时,作为学校教导主任,我负责全校的教师考勤、调课、教案、作业检查、假期招生、学生分班等管理工作,为了工作,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虽忙碌但充实。

“晴天响霹雳,似笑还成泣”

——平地风云篇

人生无常,旦夕福祸——我被一场意外击倒,在飞来横祸中,迷失自我,成为随波逐流的一叶扁舟。

人生无常,旦夕祸福。2021 年寒假放假前一天,一场意外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我在下班路上,突然被一辆小轿车迎面撞倒,紧急送往医院急救。医生诊断需要马上动手术。本以为手术后静养一段时间就能恢复,没想到,术后第二天,医生发现我的神经损伤了,至少 10 级伤残,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我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这场突发车祸,使我的工作和生活被迫按下了暂停键。原本筹备已久的市三星级名师工作室现场会,因我的受伤而夭折;本应亲手送走的这一届毕业班,也只能无奈落空。听到学生们思念我的声音,我的心中满是酸楚。

在接下来的近两年时间里,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的病床和家中的卧榻上度过。从入院的紧急抢救、各种检查、开刀手术,到后来的针扎电疗、热烤康复,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折磨让我几近崩溃。冬天,窗外雪花飘落,我却如坠冰窟;秋天,黄叶凋零,我的心也随之飘荡。我沉浸在痛苦之中,错过了春天的花开,感受不到阳光的明媚。在命运的洪流中,我迷失了方向,如同一叶扁舟,随波逐流。往昔的豪情斗志被无边的泪水冲刷着,消散着。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自我成长篇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我要拒绝“躺平”,接纳一切,走出困顿,争做磨亮时间的一块岩石。


专业读写储工作之能

在黑暗的日子里,我曾一度屈服于命运,但一本书改变了我的想法,那就是《心理暗示力》。作者埃米尔・库埃的名言“我每天在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以及书中那些充满力量的句子,如 “记住,一切美好的、幸福的、和谐的、健康的、积极的思维和信念,都能化作最明媚的阳光,照亮你内心的世界”,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

我意识到,热爱学习一直是我身上最大的特质,也将是我战胜困难的武器。车祸虽然限制了我的行动自由,但无法束缚我的思想。我开始在医院和病榻上学习,我找到了自己痛苦的避难所。那就是学习。车祸虽然暂时剥夺了我的肢体上的自由,但我还有思想的自由;车祸虽然导致我视力的下降,但我还有听书的快乐。苦难的生活,要有乐观的浪花。正如在寒夜里生存要有自己血液的沸腾。在生命触礁之时,我做出最坚定的选择——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在不确定的生活中,紧紧握住确定的事。

为重返工作岗位,我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胜任力,增强自我的履职智能,我一如既往背着教育的行囊,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近年来,我自费购买阅读了《未来教师》《做一名老练的青年教师》《语文教学任务群设计》等书籍,让我视野开阔,思接未来;自费参加网上学习,聆听名师专家的讲座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可以说阅读和学习一直都在路上。我不但静心阅读了《非暴力沟通》《我就想做班主任》《给教师的建议》《正面管教》等有利于提升专业素养的书籍,还阅读了《百年孤独》《鼠疫》《中国哲学简史》《心理暗示力》《万历十五年》《江村经济》《有料》《牡丹亭》《光荣与梦想》《木心文学回忆录》《繁花》等人文书籍,努力让研修学习走进生活,用阅读向美书写人生。同时,我还积极拓宽其他提升自我的途径。报名参加新网师学习,获得优秀学员荣誉;主动参加省培学习;报名网上心理学习,担任安阳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会心理援助热线公益接线员;到北师大参加省名师培育对象的培训学习;我不断为自己充电赋能,用行动诠释奋斗不息,学习不止。       

纪伯伦在《沙与沫》中说:“仅仅是在昨天,我认为自己只是一片碎片,无韵律地在生命的穹苍中颤抖。现在我晓得,我就是那穹苍,一切生命都是在我体内有韵律地移动的碎片。”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我开始学会接纳当下,相信只要信念不倒,精神必胜。


                       重返教岗跨过重浪

靠着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的热爱,我冷静地接受八级伤残的现实,在辗转郑州、北京医院甚至偏远乡间,经历一次次求医问诊的揪心无奈的颠簸周折,忍受一次次康复过程的极度疼痛之后,伤病尚未痊愈,我就回到工作岗位,重新走上了讲台,与伤残和解。我由一个原来走路快如闪电的“飞毛腿”,变成了一个走路一瘸一拐的“慢行侠”,开始谱写从“飞毛腿”到“慢行侠”的教育人生。

常言道,劲可鼓,不可泄。有位哲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化的就是变化”。我的教师使命告诉自己必须要坦然面对各种困难,学会改变自己,在一次次的“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主动改变中,适应环境,适应周遭,适应他人,适应自我,适应教育发展的潮流;在一次次的磨砺改变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突破自己,蹚过人生至暗时刻,走出一条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育发展之路。

返岗以来,真抓实干,活动为先。

 实干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专业读写  积极分享

我静心阅各种有利于提升专业素养的书籍,也阅读了大量的人文书籍,参加了四场“全国教师联盟读书会”“煮书为药”线上阅读会分享。撰写征文获全国李玉龙教育写作一等奖,撰写征文《阅读和说写:灾难裂缝中的光焰》获全国教育写作奖;领读者大会有奖征文活动中被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新阅读研究所评为“征文十佳奖”;撰写的2023年生命叙事荣获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奖;多篇文章发表在学科网、大夏书系等平台;撰写征文获全国教育写作一等奖;撰写新课标实践案例获安阳市一等奖,论文被人民教育出版社收录;撰写观后感入选安阳市教育局汇编的2023年师德主题教育读本;撰写新课标实践案例获安阳市一等奖。

除了自己积极购买阅读一些新书外,本年度我还致力引领教师融阅读、写作、教研于一体,强力振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高飞翼。组织老师们开展了《共沐书香,阅见美好》—— 文小名师工作室线上读书会,为全校老师做了名师工作室分享讲座《点亮阅读心灯,开启美好人生》,收到大家一致好评。


实干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扎根课堂潜心钻研

作为学科主任,围绕课堂教学组织学校老师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促进了骨干教师的提升,带动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带领工作室团队撰写新课标新实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设计案例,入选了安阳市典型案例,荣获一等奖,在我们安阳小语的公众号上发表。组织老师们借助希沃学苑开展了数字技术技能研修活动,培训学习不再是应付差事,而是学有实效,学有所乐。组织全校语文老师开展蓝教师示范课活动,开展主题“新课标. 新实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研究; 组织常规教研活动;组织全民阅读活动;助力青年教师磨课参加市观摩课;组织全校学生参加书写比赛并上交作品。面向全体语文教师做教研主题分享暨工作室汇报。组织全校听写书写大赛,组织成立文小最美朗读吧微信群,带领全校语文教师朗读训练;组织教师参加区新课标知识竞赛并获语文学科特等奖和组织特等奖,并撰写报道;组织并主持汉源识字研讨会并撰写报道;组织全校师生参加全市百日练字小达人活动;组织学校“汉字小达人”讲汉字小视频比赛;成功组织开展文小首届诗词大赛;带领并帮助老师参加市、区道法、写字优质课比赛,市语文专项观摩课。

实干3: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课题引领  素养提升

以题研究为抓手,积极引领提升工作坊老师的科研专业素养。2023年10月,组织成员主持申报安阳市零起点课题综合类们《小学低年段“快乐国学”项目式课程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多次成功组织开展幼小衔接双向联合教研活动,撰写的《小幼携手,双向奔赴;同课异构,同心同行》《课程故事:快乐国学,经典永传》发表在安阳市零起点教学公众号上。2024年又一次组织参与幼小衔接“家校共育”专题研究。相信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老师们的成长势在必得。


“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

——践行乡村篇


   践行乡村,辐射引领——我要情驻乡村,期待新征程,行稳致远,勇当执光飞翔的一只春燕。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省、市级名师,为努力做好示范引领,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功能,真正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我积极开展了对乡村首席教师创建工作室的帮扶,全面助力推进结对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的创建和运行,确保市级下达的帮扶任务落实落地,开花结果。我利用腾讯会议平台精心组织了以《诚心潜入室,助力润无声》主题的线上交流活动,实现了零成本帮扶真行动。我曾在线上为兄弟区域近百名乡村教师做了《建设大小事,得失寸心知》主持人创建工作室心路谈,从自己的切实体会,为乡村首席现身说法,赋能助力。 

2024年9月,我主动报名来到偏远的一所农村学校---善应镇北善应学校任教。我想用自己的实干带领乡村老师们追寻想得到的美丽,看得见的风景,走得到的景点,从而真正助力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这里,我任教四年级语文兼班主任。我给任教的班级命名为“乐善班”。我们的班训是:快乐向善,天天向上。当然,从城市到农村,虽说是老教师,但也会遇到新问题。比如这里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家长光嘴上说重视学习,根本顾不上管。班上,有个特聪明的孩子,爸妈常年在外打工,春节年都没回来,只给他留了部手机。好家伙,寒假天天熬夜打游戏,作业不写,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了。开学被我一批评,直接撂挑子不想上学了!

我家访、找校长帮忙、跟孩子谈心,可他就铁了心要当游戏主播。这在城里学校,我压根没碰见过,我一方面赶紧去请教心理咨询师,琢磨怎么和孩子沟通,一方面反复劝他妈妈回家陪读。现在这孩子成了课堂“发言小能手”,变化特别大!

欲除杂草,先种庄稼。除了引导孩子们学好功课,我还注意给孩子们留点“空白”。我给孩子们从自己家里带来各种童书,精心为孩子们创办了“乐善悦读吧”阅读角。课余,还教他们吹笛子、吹口琴。世界读书日的时候,我们排练了《少年正是读书时》诵读节目,那个曾经闹着辍学的孩子,天天追着老师要排练节目,参加诵读!现在我每天带领孩子们走在幸福阅读、快乐学习的大道上。家长、同事和领导无不交口称赞。

在辛勤耕耘的同时也发生着令我倍感欣慰的事情。在去年的教师节、春节到来之际,我收到了已参加工作和刚考上大学的毕业学生对老师的牵挂和问候。他们一方面向老师汇报着自己在目前的状况,一方面诉说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学习经历,在字里行间里倾吐着遇到老师的幸福和感激。还有已毕业的学生家长还专程到校送来锦旗表示感谢。是啊,还有什么比桃李芬芳更令为人师者自豪和幸福呢!

                 结语展望篇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他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 “四有” 好老师。如今,即便我的教育人生已步入后半场,可我仍愿如破茧之蝶,重启一段全新的教海征程,以点滴行动化作熠熠星光,点亮乡村孩子的未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是我对教育事业永恒的誓言。

回首往昔,从初入教坛时风风火火的“飞毛腿”,到如今沉稳笃定的 “慢行侠”,改变的只是前行的节奏,而那份炽热的教育初心,却如陈酿的美酒,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发醇厚。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而我却道:“大地留存跬步的印记,因我从未停歇。” 在乡村教育这片广袤的沃土里,每一步都踏出深深的痕迹,每一个脚印都承载着希望。只要勇敢迈步,处处皆是动人的风景。

站在教育人生的新起点,我将继续:

以海绵的姿态汲取,

以耕牛的韧劲前行,

以春蚕的执着奉献,

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我愿用汗水与心血,书写属于这个时代、属于乡村教育的壮美“诗篇”,让 “从飞毛腿到慢行侠” 的教育之路,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线带班》第四章“抓作业”第七问,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多种创新方法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质量。内容要点: 1....
    81d99af74dbc阅读 24评论 0 0
  • 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心得 连城县曲溪乡人民政府李谦镇 在前不久的曲溪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我结...
    曲溪谦镇阅读 33评论 0 0
  • ...
    日月明文阅读 23评论 0 0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一、教学亮点 1.精准学情把握:借助麻吉星的实时反馈功能,在导入环节通过选择题,如“...
    爱思考的彭媛媛阅读 37评论 0 0
  • 鉴于以上原因,以及当前具体实际情况,就提质增效拟定计划: 1.预设学习目标。通过平日综合练习,对学生进行ABCD等...
    蒋铭国江西乐平阅读 3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