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本片段主要讲解了我们在时间管理上的一个误区:只考虑时间一个维度,用僵化的时间表来框定一切活动,这导致计划事务经常被意外中断,无法完成时间表规划,使人产生强烈挫败感,此后可能会完全放弃时间规划。正确的时间规划应该注意两个要点:1.多维统筹。应当将时间、他人、地点、环境、物品、我的身心状态,都考虑进去来进行时间规划。比如不要在中午很短的时间内、人很困的情况下安排学习很复杂很烧脑的知识;或者在整体环境很紧张混乱、他人不断干扰的时候安排灵修。2.抓大放小。我们不需要把每天的每小时都安排得很详细,只需要依自己的情况划分出时间段,规定这个时段内要做的几件事即可。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既可以保证自己的时间被整体统筹规划,又可以在某件事受打扰时在本时段内随时做出调整,实现限与不限的完美结合。
A1:今天,我就正好发生了书中所说的时间规划误区,犯了错误二。今天上班后,我写完整体时段规划,就想先把第八次拆书作业完成。于是带强制性地规定自己第一件事就是完成拆书作业。于是带了手机、笔和纸去一个离办公室不远的角落开始思考,嗯?怎么连不上网?好容易连起了,刚刚几分钟,隔壁艺考培训机构传来咦哩哇啦的声音,我的思考被打断了,刚续上,办公室一阵电话铃响起了,其他人都不在只能由我去接,我继续撑着不去接。这时一位同事走过来,我只好过去了,电话又断了,她就和我搭话,说这个电话可能是某某打的,她回完电话,又和我说今天冬至问我有没有买羊肉,我简单回应了下,老大进来了,开始安排工作……我的硬性执行计划就完了。
A1+:反思起来,我的时间段规划是正确的,但却犯了具体事务安排不灵活的毛病,强行逼迫自己要在固定的时间做一件事,完全没有考虑六要素是否具全,在这里,时间、地点、物、环境、他人这五个要素是不配合的,只有我自己是准备好的。
A2:计划不如变化,尊重变化才能成就计划。我的段式时间规划如下,明日起执行:1.晨间7:20-8:40:冥想pray,完成社区作业一份,洗漱,兑奶,把脏衣服放洗衣机中,察看家中储备食物、所需物品并记录(非每天每个都要做)。2.9:00-11:30:晨间日记,工作某某两个,社区作业二初稿。3.11:30-13:40,买菜,陪孩子(玩、吃喝、清洁),吃饭,晾衣服,拖地。4.看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