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玲爱自己第501天(1月1日)分享:
>>曾奇峰的习惯是,宁可冒着被认为基本诊断都弄不清楚的风险,绝不给人下诊断。他会对他的患者说:你现在的情绪有点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点措施或者吃点药,或者做心理治疗,就会好起来的。这并不是安慰,而是事实。
>>人生有很多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出生就是最开始的那一件,死亡是最后的那一件。
>>学习爱和被爱,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
>>一个孩子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高品质的爱,那他或者她也没有爱的能力,所以就对父母也没有爱了。
>>人生的真正快乐,多半来自一些具有较大反差的情感体验,任何单一的情感体验,都会使人生这场筵席变得低廉和乏味。
>>一个人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做一件自己爱做的事情,并且还可以通过这件事情养活自己和获得荣誉了。
>>很多人的父母,代替孩子决定婚姻对象,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人生的快乐,这样的父母很自私。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就在于自己可以做出选择。
>>一切“综合征”之类的诊断都是现象学的诊断,不是病因的诊断,因而也不是真正科学的诊断。要警惕只会下诊断的医生,在很多情形下,下诊断是一些医生自恋的表现之一。
>>干预的目标首先应该是避免最坏结果,而不是追求最好目标。
>>要求一个人过快改变,无异于对其使用暴力。快速的改变是虚幻的,甚至会隐藏更大的危险。
>>童年的经历,即使穷尽一生的时间与精力,也永远无法将这些印记抹去。而最不愿意抹去它们的,恰恰又是这个人自己。从这个意义来说,人实在是最忠诚的动物。人的忠诚,则是对先天之后的、人为环境的忠诚,这显然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忠诚。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跟抚养者的矛盾的关系。
>>心理医生的任务,就是帮助一个人和他的家人共同对待成长与分离的烦恼;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在一个人造的环境中重现童年的成长现场,帮助来访者重新过一个健康的童年。
>>抚养者越是能够给予孩子高品质的亲密关系,孩子就越有能力跟抚养者分离。换句话说,抚养者做的越好,就越会被“抛弃”,越会变得不再被孩子需要。抚养者经常会用各种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来改变自己被抛弃的宿命。
>>教学涉及的是智力和能力,而心理治疗涉及的是人格。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人类精神世界,跟所谓常识下的人类精神世界相比,完全是另一种景象。这样的新视野下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任何功夫要达到最高境界,都不是靠练技术,而是靠自己的气度和胸襟。
>>有些人将心理书籍作为一种冠冕堂皇的自我封闭的工具。他们以为自已在通过阅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其实却在书中吸收自己想吸收的那一部分内容,滤掉了不想吸收的那一部分。对这些人,心理书籍是陷害他们的毒药,书读得越多,人变得越来越偏执,越来越远离人群。
>>心理医生就是这样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你的手摸不着的心灵上的一切。
>>有一种说法,说看多了心理类书籍会越陷越深,因为想得太深、太细,反而会有更多的毛病。——深思细想之后,可以获得真正的心灵的自由。
亲爱的,这本书我们已经分享到这里啦!感谢你一直以来的陪伴和支持,接下来我们将会分享新书的内容,期待每天与你的相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