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正式入职了,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心里很满意。这两年我啥都干,已然能力越来越强了,但是最近我终于还是意识到了很多问题,来自于分工模糊的老板,来自于无限消耗自己的同事,以及,来自于善良软弱的自己。
最近出了一则报道,说的是山东闺蜜反目成仇的荒诞案件。这种老好人吃亏的实例在我们身边数不胜数。不幸的是,我就是那样的老好人。究其原因,大概是我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做事要积极,要与人为善,要乐于助人。这本没有错,但久而久之,我便根本不懂得边界,也不懂得拒绝,甚至,把别人的感受放在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之前。
忍气吞声和委曲求全都是烂品格,你觉得自己是顾全大局作出了牺牲的好人,可实际上并没有人会想要感谢你,他们只会觉得你傻你好欺负,你该!
在被无限消耗之中我一直在寻思作出改变。首先,我要明确一下自己的感受,如果感到被冒犯了,感到不舒服了,我就应该先尊重自己的感受。像我这种不太知道怎么拒绝的人,我可以先以犹豫为难的方式来表达,比如“这样啊,恐怕有点困难……”我这样试过了,发现还挺好用的。不过就是有一些人没有眼力见,瞧不出你的为难,那就只能扯个谎了“今天有点事情,暂时没空,对不住了。”不知道是不是我演技较好,我一般拒绝了对方我会表示很抱歉,别人也不好说我什么了。
如果实在是没办法拒绝的,比如之前老板总让我周末帮他查一些资料,我心里特别不愿意,但是总不能拒绝老板吧。这个时候,我退了一步,我把网址和我这边的资料都给了他,并且说明,周末可能有时候出门在外,不能及时完成工作,如果他着急可以自行查阅,以免耽误工作。这样一来,装出一副一心为了工作的架势,老板也不会责怪我了。
建立自我的边界其实是比较难的,因为从小已经习惯了,甚至急人所需是我们这样的“好人”刻在骨子里的宗旨。最开始的时候我都比较刻意地去问自己,你想帮忙吗?你感到委屈吗?帮了忙后面还会不会有更多的麻烦?久而久之,我渐渐地清晰了自我的感受,也开始更尊重自己了。
虽然不是每一个忙都要拒绝,有些忙是可以帮的,要学会看人。那些一味索取,不懂感恩的人,不能帮;那些会产生连锁麻烦的事情不能帮,比如别人去提新车的时候提出让你帮开回去,你要问清楚有没有保险,如果刮蹭了怎么算,这种事情先兵后礼还是有用的。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什么时候应该拒绝,什么时候可以帮忙,都会有所不同,但最重要的都是要有原则。
贾平凹说,做人不要存心,一存心就坏了事。但我要说,帮别人忙一定要存心,不是存心有所图,而是存心尊重自己的感受,保护自己的权益。生活中发生的事,如果合乎理想,是我们的福气,如不,希望你也有盾可以护自己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