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札记07:格物致知:致良知
【六】格物即格事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物,就是事。
心是身体的主宰,心之所发便是意,意的本体是知,意的对象就是物。
意在事亲,事亲则一物;意在事君,事君则一物;意在仁民爱物,仁民爱物则一物;意在视听言动,意在视听言动则一物。所以没有心外之物,没有心外之理。
所以,《中庸》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贵。”《大学》说,“明明德”只有通过诚意实现,诚意只能通过“格物”实现。
从王阳明的论述,我们可以推断,“四书”在当时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王阳明也要设法将自己的理论与“四书”保持一致。
【七】格即正
孟子: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王阳明认为,格物即正物、正事。《康熙字典》:正也。《商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格,修正、纠正之意。
“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意之所在,就是要去除不正之心,以确保本性之正。即,时时刻刻心存天理,也就是“穷理”,天理就是明德,“穷理”就是“明明德”。只有“大人”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而朱熹认为,格物是穷究事物。王阳明当初就是相信了这种说法,在自家的院子里专心致志地格了七天竹子,结果吐了一场血,致知上却一无所获。
【八】尽心知性
王阳明说,知是心的本体,人之本心天然具备知。见了父兄亲,就知道孝悌,看到小孩落水了,就知道恻隐,这就是“良知”。
因此,良知产生于内心,不需要借助外物。
良知的产生,必须排除一切私欲,所以孟子说:“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仁是良知的一种。)
一般人做不到没有私欲,所以要下致知格物的功夫,战胜私欲,回归天理。达到致良知的境界,就是意诚了。王阳明又回到了《大学》的语境。
《传习录》第六条,王阳明指出,本性是心的本体,而本条说,知是心的本体,这是从不同的角度讲心的本体,从主体讲,称知,从客体讲,称性。尽心知性,知性则知天,所以心即理。
尽心必有知,有知必知性,知性即知天理,天理即良知,因此尽心致良知,心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