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吐槽大会上提到了一本书叫《被讨厌的勇气》,书名非常吸引我,于是就立刻去微信读书上进行了阅读。书中的主人公只有两个,分别是青年和哲学家,两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展开了人生哲理的讨论。其中的很多观点都打破了我往常的认知。这里的哲学家信奉的是阿德勒心理学,也就是凡是都以目的论来看待问题,而不是以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来解释问题。比如你自己觉得是因为害怕社交而不出门,本书的解释是你为了不出门而给自己找到害怕社交以及不善言辞的借口。这确实是另一个看待事物的有趣角度。而让我深受感触的是其中提到的一个观点: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在这大千世界中,我们所避不开的便是人际交往。读书时,要学的是和老师、同学相处,工作时,要注重的是和领导、上司以及同事的交往,回到家庭中,更是要维护好和父母、伴侣、亲戚之间的关系。而正是这些人际关系让我们心生疲惫和困顿,因为我们都期待被所有人喜欢,不想被任何人讨厌。然而现实生活中始终会有人天生对自己有敌意,我们无法做到被所有人喜欢。如果一味的生活在他人的眼光中,为了让别人喜欢而不断去迎合奉承以及做自己根本不想做的事,到最后失去的是自我的独特性。现代社会中,我们仿佛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看法,在朋友圈基本上都是发读书感悟和新闻看法、健身运动、旅游日记……大多都是积极向上和正能量的活动,却很少见到负面情绪的宣泄,因为积极正能量的事件往往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上进的感染,而消极的抱怨更多是这个人不思进取和倦怠度日的表现。谁也不想失去别人的关注和赞美,因此,就立定了一个阳光拼搏和积极向上的人设。殊不知,这一生我们活的是给自己看的,而不是随他人的目光而流离。被人讨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脾气大的人能够避免好人卡所带来的负担,不爱社交的人自力更生能力反而可能更好,没有必要为了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而改变自己,人各有性格、人各有志向,如果能获得他人赞赏和喜欢是幸运,不能获得也不要强求,活出自我的精彩,获得更多自由的选择方为生命的真谛。
《司藤》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如长河,渡船千艘,唯自渡方是真渡。”对人际关系如果存在诸多的困惑和不自在,学会自己去调解和释怀,以被讨厌之勇气,攻日常生活之难关。不被人际关系所累,保持善良与热爱,走好自己的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