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上》: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华衫讲透】:“心就是理。天下还有心外之物、心外之理吗?其实,有什么事是你心里不明白的呢?只是因为有了私心,心就不正,意不诚,从而找借口、装糊涂罢了。有一种说法叫‘太忙的人不能成功’,人为什么那么忙呢?就是因为不知止,什么机会都不愿错过。其实只要志有定向,清楚自己的使命,就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日积月累,自然水到渠成。”
今天这段话我的感触很深。因为我能够深切地体会到自己有私心、没有尽心竭力时的感受。当我感知到这个感受的时候,也是我有选择的时候,我可以选择忽略感受,给自己找个借口和理由,让自己心安理得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是接受感受的存在,承认自己没有尽心竭力,承认这就是自己当下的水平和境界,做不到完全地制心一处、竭尽全力。这种“承认”也就是「中庸」中学到的“三达德”中的「勇」,我承认自己做不到,并为此感到羞耻,争取下一次做到。
对这个感受的回应是完全关乎自己的事,跟他人无关,也没有对与错。对感受的回应最重要的是:不自欺。不自欺之后,诚意和正心的纯度才会越来越高。
太忙人不能成功,我在人生中的体会是: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做所有事,体验各种可能性,大部分精力能专注在一件事上已经很厉害了。体验会感受到新鲜感,体验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体验在做某件事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感受,就是那种:就它了,一直做、重复做也不嫌烦的感觉。因为在做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无数细微的细节,这是旁人体会不到的那种微妙。
在电影《心灵奇旅》中,这种感受被称为“火花”。
我最近非常忙,忙到一直在削减读书、思考和运动的时间,我发现工作是做不完的,而且想要真心实意地把它做好投入的时间是无限的。这个时候,如果自己没有对时间的主动选择权,而是一味地顺外界的需求,不好意思拒绝,那么时间会大量地被消耗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孙子兵法》中学到最重要的智慧是:做实的前提是要先学会放弃,知道哪些事情自己不做,不是自己的当前的人生重心。人生的重心会随着人生的发展阶段不断地做调整。我最近对人生的感触是:一个志向+两三件重要的事,每天专注在这些上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