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8 数字化工作坊 Week 2
上周的周三到周五,我参加公司组织的线下数字化工作坊 (Digital Transformation BootCamp)。
9月份我就报名了。除了自己有兴趣之外,部分因为老板今年言语间经常冒出Agile,Scrum,Design Thinking等名词。不一定赶得上Ta的思路,至少要听得懂老板讲什么呵。
课题评选
第2天上午有项目课题投票的环节。根据“价值Value”和“可实现性Realization”两个维度打分。在间隙的音乐里随机迅速交换手中的课题纸,作为洗牌。两两凑对讨论,为各自手中别人的课题打分,合计为7。这种做决定的评分方式值得借鉴,哪怕分数再相近也一定要分出高下。
在浏览同学选题和课题介绍反馈的过程中,意识到信息不对称。一面是当前的工作繁琐、零散,人工活多,想要自动化,采用高效工具、系统,建议要开发、改进。另一面是工具平台早就在,少人知晓少人用。站高一点,有机会发现解锁的钥匙就在不远处。
项目组队
五个项目课题选定之后,接下来是志愿报名组队。第三组涉及复杂的财务付款。开始只有两三个人报名。第二组课题我很顺手,先投了。后面还有人候补。转念一想,就算我没有参加二组,照样可以支持。给自己一点挑战和新鲜感,转投第三组。老师还要张罗重新投票,我这一挪,一下子五个组都平衡了。
【中界】开始我还遗憾,没有去首选的两个组之一。
【中界】第二组、第四组参与同事都很熟,我有些顾虑不够有新意。
【中界】落到不熟悉又繁琐的财务课题里,是我的选择。我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外界】这一组,男女对半,同事们分别来自两间公司、两个城市。除了产品负责人,这个凑拢班子其他五人都是财务小白。
【中界】多元化,可以学习、吸收的可多了,多点机会去出差。更能打破舒适圈。
【内界】窃喜。不要太得意哦。
组队认领团队角色后,大家各自在便利贴上写:擅长什么,看重什么,如何工作,给项目的贡献。
有两三位同学,写了结果导向、阶段性成果和有产出。反观自己更在意与跨地域跨专业跨部门的同事互动学习的过程。看到不同,向目标感强的人学习。
听产品负责人(Process Owner)描述课题的痛点和需求。我仿佛看到一团乱麻理还乱的画面,想起《黄帝内经》说“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大家提醒Ta跳出自己所在部门,介绍上下游的工作流程,一起来梳理动作背后的意图,而不是停留或陷入表面的麻烦。更不要急于找解决方案、头痛医头。
三天三位主讲老师,整个课程有老师授课,领导远程视频致辞,同学分享,练习游戏互动。暂时放下繁重的工作,体验当下的有趣生动。我第一次用One Note来做线下开会和培训的笔记。
接下来的两周任务是分角色(采访者、观察员、记录员)访谈相关同事,听讲故事。带着好奇心,异地协作共度接下来的两个月,松动惯性思维。
Fall in Love with the Problem, not the 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