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1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1679

这段话的关键词就是“灵魂的转向”。苏格拉底相信每个人的眼睛都有观看的能力,就像每个人的灵魂都有学习的能力,所以,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会学生灵魂转向的技巧,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看方向,把眼睛从黑暗转向光明。

然而,这只是纯字面的解读。苏格拉底在这里,确切地说是柏拉图在这里虽然口口声声强调每个人的眼睛都有观看的能力,但他显然并不认为每个人的眼睛都有“同等的”观看能力。因为柏拉图认为人的天赋各异,有的人是金子做的,有的人是银子做的,有的人是铜铁做的。按照这个逻辑,很显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灵魂的转向,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功地跟随哲人走出洞穴。

既然多数囚徒将永远地滞留在洞穴里,哲学家又能做些什么呢?在第七卷的结尾处,柏拉图提出了一个非常激进的想法:把所有十岁以上的孩子都送到乡下,进行统一的教育,按照哲学王制定的习俗和法律来培养他们,以此改变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影响。

格劳孔对这样的政策表示赞同,他说:“如果这种国家要得到实现的话,你已经很好地说明了它的实现方法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