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如果一个家庭,子孙持续都很兴旺。几代人之后,就会形成基于血缘关系所构成的家门。门再继续扩张,再持续兴旺,几代人之后,就会形成家族。家族再持续兴旺,一个庞大家族的人口,都聚居在一起,就会形成乡。
一个乡,几百几千人,要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分工,靠什么来维系群居和生产秩序呢。还是得靠修乡以合道。如果不合道,夫妻可能大不了就家庭解体,一个家庭就没了。而一个乡,如果不合道,那么这个乡,就会鸡犬不宁,迟早分崩离析。
孔子为什么那么厌恶乡愿呢,因为乡愿者不道,无德。一个乡,里面居住的那么多人,各有各的观念和想法,各种利益纠葛,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明哲保身的生存下去,那就得谁也不得罪,把所有的妖言怪语都认为是有道德。所有的不道之说,都是道,都尊重,妖精们之间,以污浊为德,所有的混蛋思想混蛋事,还彼此平等,承诺互不侵犯互不干涉。这样以来,就不再有人,会去修身以合道,以道去正乡。
我们现在的社会,真正的道,没有人崇奉。ਃ倒是各种怪力乱神的陋习,恶习,妖妄之说,受到各种尊重。可见,我们现在的社会风气,就是一个巨型的庞大乡愿社会。用我们当前社会上的的一些异端邪说,不要说治理天下了,连治理个乡都治不好。 除了彼此互相尊重陋习和异端邪说,还有其他什么办法,可以让人们充满ਁ爱的群居下去呢。方法肯定是有的,那就是让人们返璞归真,弃绝铲除他们所有的异端邪说和陋习。这样人们就不会,再基于不同的陋习异端邪说,来构建群居伦理,也不会因为陋习和异端邪说,被不恰当的获得尊崇,而伤害真正的道德。
以陋习治乡,以异端邪说治民,显然乡不会长久。而要让一个乡,继续的兴旺下去,还可以持续的扩张,壮大成邦,壮大成国,那就得以道治乡。一个乡,如果人散了,大家都背井离乡,那么这个乡,也就亡了。也就不可能在乡的基础上,进一步壮大为邦。只有让人长久的聚居在一起,继续兴旺,继续繁衍壮大,才有可能形成邦,形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