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注释】
1)远虑:长远的考虑
2)近忧:近在眼前的忧患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做事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他一定会因此而遭受眼前的忧患。”
【理解与思考】
这句话就是一句“名人名言”延续至今,拿过来直接用就可以,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可以这样解释:人如果不考虑长远,那么忧患一定会在近期出现。其意是要人目光远大,考虑长远。其实这是个宾语前置句,可以这样改:“人无虑远,必有忧近”。阴天的时候,我们出门之前就要带上伞,如果雨下起来了,再去找伞,就来不及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是一种因果循环。今日因是他日果,今天不为他日做打算,他日成为今日时必然有许多忧虑。孔子此言,是在强调未来规划的重要性。一个人有了追求,有了规划,他就会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不仅保证了他能完成这个目标,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完善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行事顺利。而如果没有长远的追求,对自己没有要求,行事散漫,干什么事都不能认真负责,那从现在开始他就要面对别人的责难与刁难。根据我从事教育的经历,越来越感觉到这句话的远见卓识。“远虑”是指长远打算,这不仅仅是指具体的事件计划,更是人生道路的规划,或者叫做追求。从教育实践来看,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理想教育,人生规划。如果一个人缺少了理想追求与人生规划,那他不仅是在未来为之尝到苦果,而且就是在眼前,他就会因为自己的散漫与随意而付出痛苦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