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莹盈水涧
连日寒雨小歇,窗外楼影幢幢,顶端似消融于雾间,海市蜃楼的迷蒙似幻。天虽未大放晴,无雨的日子,便是让久宅的人,有些坐不住。或借着不能憋着孩子的幌子,“逃离”宅在屋内。恰逢挚友归来,大人与孩子都成群结队,皆大欢喜。然,这一天的时光 ,当然是从热闹里开始。
一个老顽童,四个孩子王,五个真孩子,掰扯指头,就一群孩子,聚焦孩子时光,向着简单快乐的时光出发。目的地,尚且是不明确的。只知那儿叫“泰山岭”,也没有什么切实依据可循,一切都是从母亲口中所言而得知。
小时候,跟随母亲爬到老家故居附近最高的山巅,眺望远方,母亲会伸长时针臂,遥指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影:“你看,那座最高的山,是泰山岭,是我们谭子山最高的山。”老家谭子山那一方天地,以山区居多,山丘都不算太高,山峦如聚。在自己懵懂的年纪,即便能模棱两可着,云里雾里地辨认,哪儿是最高的山峰,自己终究还是不辨泰山岭的,此“泰山岭”非彼泰山。
因了那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委实是绵亘于家乡衡阳这方沃土之上。那时,对泰山岭便有着最大的错误认知,直把泰山岭,作中国五岳之一的东岳泰山。也只知那泰山岭一直在那里,每次按着母亲所指方位索骥,一次次乘坐在客车大巴上,一次次倚靠遥望车窗外的连绵山峦,试图能更清楚地看到那座大山,那座属于家乡小镇方圆几公里最高的大山,那座自小闻名于耳,却不曾相识的大山。兴许,正是若此,泰山岭便是在那时,在自己幼小的心灵之中,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神秘面纱。世间事,万事讲究缘来即到,在辛丑牛年的腊冬之末梢,终是揭了这层面纱。待得自己亲见泰山岭的真容,面容也已是今时。
尾随挚友车辙之后,向着泰山岭的方向,亦是向着家乡的方向,一路旖旎山村田园风光,一路也都是熟悉的味道,让人轻起莫名的情愫。也许这就是,有了人添岁月的特征反映,一条路走着走着也感觉丰富了,走在这时光里的人,显然也是越来越感性了。车窗外疾驰而过,一个个山坳里的村庄,一棵棵树,一片片丝茅草,一丛丛野菊…好似自动收割着美意,往人心里贮藏着。若此般,亦是悄然地缩短着行车的距离。
不知时光几许,车子驶入崎岖泥泞的道路,久雨未晴的黄泥成浆,铺在路面细细碎碎的石砾,都是熟悉的模样。车轮毂激荡起路面砂砾,发出沙沙的响声,砂砾拍打着车身啪啪哒哒。恍然里,仿似穿梭着时光隧道穿梭至逝去的时光。车子穿过一口水塘塘埂,抬首,泰山岭郝然入目。车行至山脚下空旷地,并行泊好车,有老有小,人下了车,浩渺无人烟沉寂的大山,一时里,欢声鹊起。
腊月里的泰山岭,显得格外庄严沉寂。放眼相望,群山连绵,白雾轻笼,座座山尖,随着移动的步伐,若隐若现。天地山森之间,铺陈一片灰白色调,尽显极简高雅,多望两眼,大山秀挺禅意生。
在孩子们眼里,看山是山,暂时还没有太多的特别可言,想来爬山本自就是一件可兴奋有趣之事。一双双稚嫩的脚步,即便两岁小儿,亦是毫无犹豫,毫无趔趄地冲上了盘山泥径。山脚之下,若家乡其它山丘景致,别无二致。枯枝残叶昏鸦,草黄苔绿丝茅长,一切也都是亲切的模样与时光沉淀的心生喜欢。
一行人,陆陆续续前进,稚儿嬉闹,大人们闲话岁月过往,这一片时光,仿佛是要沸腾了,又极似往昔春节走亲访亲之感。光是尾随在自成人行大队伍之后,一眼的壮阔景象,已是令人不自觉地嘴角上扬。亲朋随简而聚,就是热闹,快乐会在时光里悄然加倍。
漫爬一段盘山小路行至尽头,面临布满荆棘,微微陡峭,崎岖坎坷的小道。因了小儿众多,荆棘小道加显了道阻且长。小道上,野蛮生长的浑身是刺的荆条,有些不讲武德,一不留心,可会是扎得人心慌。不时观望孩子们登山的兴奋,却也丝毫未减,仍旧闹哄哄着一点点冲出荆棘布道,持续向着山顶的方向。
不由地想起母亲曾戏言:“有的玩,可战胜万难。”现在想来,这真真是一句饱含哲理的智言。若人生也是一场有趣的游戏,好好地玩儿,去冲破荆棘,勇行崎岖坎坷的道路,会否若此,在人生暗生一份内心的坦然。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冲出了一路荆棘,前方没有锦簇花团,却是正道坦途。瞬而开阔的景象,叫人视野全然一新。作为昔日大型重晶石矿开采地,被开采过后的整片泰山岭,植被稀疏几无,山石裸露,色彩斑斓,一眼大西北的荒原之感,亦是颇具高原山脉之感。少了绿植的覆盖,多了一份庄严硬朗而又狂野的感觉,恍若移境,隔世之感涌上心房。环顾四野,山间薄雾弥漫,若逢久旱晴光之日,想必是黄沙漫天,大漠苍茫之感。
黄泥坦道两旁依山崖峭壁,外表覆黑的原石,块块堆叠,封住了矿井洞口。脑海闪过《盗墓笔记》系列的老九门,在长沙城外的一座矿山,下墓找陨铜那一季的画面。对眼前的泰山岭,自又多加持了一份“神秘”之感。期待可见矿山上生长的特殊植物,期待可采集到好看的自然水晶石石块…拥着种种期待之心,持续向上。
侧前方,一个浑圆深邃的矿洞口,划擦入人的眼眸之中。洞前的矿坑,积满雨水,芒草水岸摇曳,铁线蕨悬着山壁上生长,枯黄丝茅草探向矿坑水洼的静水之上,若布寒潭幽境。眼前的泰山岭并不算太高,母亲说曾经的泰山岭,要高很多。许是泰山岭也像人生里的那个老人,在走过风雨,历经千疮百孔的岁月沧桑过后,佝偻了,也缄默了。入目满山的土,满山的石,那颗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一群释放自然天性的孩子,不遗余力,攀爬近乎垂直的裸黄泥土峭壁。两岁小儿也仍是兴奇着奋力向上攀爬。有笑、有哼唧、有哭、有闹,也仍旧着不愿退缩,不愿放弃。小小年纪也毫无畏惧,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点向上挪移,继而攀登,终攀登向顶峰,攀向那离天空更近的地方,离阳光更近的地方。山崖边站成一排的身影鲜动,夹杂泥土清香的空气里,泛起一阵无比的兴奋与畅快的气息。
想来,这是自小在城里长大的这群孩子们,与黄泥土有过最亲密的接触。在泥土中摸爬打滚过,好似就走到了自然的深处。在自己心中,也希冀着孩子们的未来,能享受一块石,一片叶,一朵花,一只鸟,一条虫,一柸泥土带来的快乐,也能享受到来自自然一方的庇佑。
一双双沾染满黄泥的小手丫,伸展着手臂,挥向天空,似一个个挥着翅膀的小天使。沾染的黄泥,涂抹着一张张纯净小脸,掩饰不住天真的笑容,浑身上下沾染的黄泥渍迹,亦是涂染着阳光色的七彩童年。若此的纯真快乐,都是自然的慷慨赋予,若此的纯净时光,也着实是令人感恩与珍惜的。
孩子们追爬打滚的身影,在眼前快乐的晃动。伫立在山崖边上,遥望四方,环绕四脚下的村庄,在半晌午过后,仍旧未散去的白雾笼罩之下,隐隐约约可见丁点儿轮廓。母亲眺望的眼神:“要是夏天太阳快下山的时候,站在这个山顶,看这里四周的风景会更漂亮。”对母亲此番轻言浅语,自是深信。言毕,母亲的背影,已然,渐行渐远成点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之中,向着另一个峰尖走去。挚友一旁轻言着:“阿姨是要去看京山,遥望家乡了。”深以为然。孩子们沉浸在一座山头爬到另一座山头的惊险而又快乐的时光之中。尾随其后,与友浅聊,沾花惹草觅石,也自快乐。
泰山岭作为昔日大型重晶石矿开采地,重晶石自是随处可拾掇的。也拾掇着有关重晶石的童年时光点点滴滴的回忆。每天踏着碎石铺就的马路,在家校往返的路上,边走边拣选无杂质若一颗颗晶块冰糖的纯白重晶石和夹藏在麻石块中的水晶石。那时,不知自己捡拾重晶石块和水晶石有何实用,单知道石头好看,捡到自己喜欢的石头就会有一种惊喜感,就会觉得很开心。想来,儿时的快乐也真真是多纯粹,简单的喜欢,也就能有内心的快乐。小口袋里,也时常装着沉甸甸的纯粹的快乐。
拣一块较完好的石块,置于掌心,像是积淀了过往岁月光阴的份量,沉甸甸着。漫踏着松软的黄泥土地,盘山道路临崖边,偶有一两株野蔷薇花,突兀着枝条,晃影曾经的花繁满枝,也晃起人心中的一份童年有山花的光景。泡桐树光秃秃的枝条,已经缀满芽苞,好似等候着春暖阳光的照耀,盛开一场梦幻淡紫的浪漫花事。无可辨识的枯灰墨色伏地细茎蔓植物,入目三分极似《盗墓笔记》系列的老九门里,外形像头发的杀人奇异生物,或许这植物就是剧本中奇异生物的原形呢。眼前的伏地不名植物,好似也变得格外有趣了。
随着脚步的移动,山石长满了厚厚的青苔,青苔本自带着一种古韵与幽静的雅意,想来自己还是活得太实在了,一眼便私心生,多想采集几块厚绿苔回家铺盆造景。不知何时,青苔已是时光里喜欢的元素之一。而山中幽静,这里才是青苔最好的归宿吧,只作眼观便可,反复定格几张也无妨,闲来亦有美可翻。
伫立在最高的山巅之上,空旷的山顶枯黄的狗尾草,铺陈一片塬野之感,任意角度,都是风光。随手拍了几张,熄了镜头,静静观赏。大自然里的美,从来都是无穷无尽的。甚感能活在风光隽美人间,真真是生命里的莫大幸运。恍然之际,孩子们的欢闹声早已从山巅移至另一侧下山的峭壁之上。阳光从薄雾中,散发着淡淡的光茫,淡淡的暖,好似唤着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