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要创设一个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发言的教室环境的话,必须对各种不同的意见十分敏感地倾听,建立起相互倾听的关系来,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一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
见解:相信很多老师都深有体会,在课堂上,等待每一位孩子回答的过程,都会担心课堂进度的取舍。有必要一一倾听吗?答案是有。低学段的孩子们本身就是情感表达能力最强的时候,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以及内心的想法,所以我们就要抓住他们的这一特性,充分发挥语言的能动性,让他们在表达中收获喜悦,培养兴趣。运用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语言自信,从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阅读面。所以,我们应认真倾听每一位孩子内心的声音,并给予相应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