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领导突然问我:班主任每天都忙些什么?怎么看着你们天天说忙,天天忙的啥?备课上课都不是正业了……我回答的是:我也不知道忙什么,但是每天确实很忙,如果非要让我列出来一二三我确实是列不出来,但是学校哪一件事儿和班主任没有关系呢?领导让我回办公室询问一下各班班主任,列一列大家都在忙什么。同办公室的老师第二天就给了我一个表,光培训课程他就列了7个,还不算每天各种必备的学习!您说,班主任都在忙什么?我感觉现在大家看到我,说的根本不是:这是我们学校XX班的XX老师,而是说这是XX班班主任……
今天这本书,是一个同为教师的学生家长推荐给我的,她在一个村小,事务稍微轻松一些,但作为我们班的爱心家长,她实在知道我的班主任到底有多忙!
今天我看的是这本书的专题一“班级常规管理难点与对策”。里面讲的四个难点:班主任琐事繁多忙不过来怎么办?批评学生常被顶撞怎么办?学生“哗众取宠”怎么办?毕业班学生“各自为政”一盘散沙怎么办?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点: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健全的班干部组织机构,严格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公平的激励评比政策以及一个积极乐观、充满活力的班主任。我觉得我们班满足最后一点了。
第一个难点,解决方案就是“做班级的小主人”。我们班在上学期开始实行这个方案,但是本学期效果不是特别明显,总结的原因是因为很多孩子疲惫,并且目标不是特别明确。就我班级而言,需要进一步规范。
第二个难题,解决方案是可以准备一个记事本,类似的事情可以默默记下,积累几次后找学生谈话,谈话时只需平静的念出哪天那节课和十甚至老师在讲哪些内容,是和谁说话,或者做过什么事情就可以。一次错误不能说明问题,但同样或类似的错误反复出现,是不是还是你有问题呢?这时候再讲错误虽小,但形成习惯,危害大,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时间的选择也是很有讲究的,选择安静的自习课比较好,把学生叫到前面单独谈话,声音不大,却刚好让全班同学都能够听到。也给其他同学,一个,老师在留意每个学生的信号。我觉得在这一部分里面编者老师的这一句话,让我觉得特别受益:“我并没有时间和精力,每时每刻关注每一个人,只是在一天当中某些时间观察某些人,希望被我看到的你,是认真听讲的你,是快乐运动的你,是团结互助的你,是你努力做到的最好的你。”
让学生写说明书。可以这样对学生说,不用你跟别人比,你就跟自己比,一周中你可以犯错,可以扣分,但你要有足够积极的态度去展现你的美好,要有加分项。正负分相抵之后,如果你一周的得分在零分以下,那么你就需要写一份说明书,回顾自己一周的表现,并对新的一周哪些扣分行为可以避免,哪些加分项可以争取有所规划。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深处。
难点三解决方案:读懂学生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语言。学生的不良行为绝非空穴来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说明,一个行为之所以持续了很久的时间,是因为受到某些强化的维持。有时候可能只是想获得老师的注意,哪怕是消极的注意,斥责,对他们而言,起到的也只是强化的作用。最好的儿童教育方法,就是引起学习的热情。加德纳说,热情是表示一个孩子埋头于一个正当任务中的一种内部状态,你肯定能发现一些你所喜欢的东西,并专注于其中。
明天,我要再次把“我是班级小主人”进一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