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感悟:
❤️打卡让我们有了任务意识,感觉如果中断了自己就没有努力,无论是运动打卡还是读书打卡,有时候自己真正就会感觉是为了完成打卡而打卡,比如照书摘抄原文,不加自己的思考,这样的读书打卡其实意义并不大。
书上举例微信的运动步数,甚至有的人专门买了设备去刷步数,给人感觉他非常厉害,每天运动几万步,这样的结果跟我们当初想要的健身又有多少意义呢?
❤️打卡自带任务心态,有时候没打,就感觉自己没有完成任务,比起我们真正学到的东西,打卡更让我们在乎打卡任务的完整性,至于真正学到了什么另当别论。
打卡心态的特性:学不到,假装一下;学到了,立即停止。在任务的驱使下,我们更关注完成情况,对学到的本身便没有更大的热情。
❤️感悟与生活:
对于我的阅读打卡,我只要沉浸式的阅读过了,甚至我有时也写了读书笔记,至于有没有做电子版的读书打卡也就没有那么的在乎,我们不需要过于在乎外在的形式,关注到你阅读本身这件事,是否让你有收获,是否真正感受到了阅读的兴趣。
再说打卡,是我真正阅读完以后,梳理了我的内容,然后用文字的形式进行输出,我认为也很有收获,是自动自发的,没有任何的任务意识,只是阅读完后想梳理出来,再分享出去,也享受到了这种乐趣,分享到简书或者知乎上,让更多的人看到,也会给予反馈,也能让其他人有所启发,这也是我们打卡梳理写出来的意义。
❤️个体生命的意义在于身心合一,学习时,极度专注,安住当下,感受到学习本身的快乐。能感受到学习本身的快乐,就会有强烈的内在动机
❤️感悟与生活:
大部分孩子的学习,大多来源于外部的压力,家长老师的不断施压,孩子感受到我不得不学习,我就是为了他们而学,被迫、厌学、抗拒是他们的常态。作业更是孩子的任务,就是为了完成而完成,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这样的学习就少了内在的动机,孩子没有感受到学习新知识的乐趣。加上父母老师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打击,指责,没有给予正向积极的反馈,让孩子对于学习这件事都是痛苦的体验,所以失去了兴趣。没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想要探索,想要学习,并得到支持,而感受到学习本身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