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魂牵梦萦的事情是回老家一趟。
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山桃花、迎春花相继退出春天的舞台,灼灼闪光的连翘花燃烧了了漫山遍野,小草如茵,杨柳依依,鸟儿的歌唱特别清脆悦耳,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周末早晨,五大和哥哥姐姐让我带女儿等着,一块回老家祭扫。
虽没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惶恐不安,但近乡情怯的感觉随着穿过平坦的水泥路,驶过永昌河,再冲上一段陡峭的山路,转而来到小村前那熟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越来越清晰深刻。故乡啊!滋养我成长的地方,这里承载着我太多的回忆。这块山上草儿丰美,山脚有地丁、血参等药材,沟里有游动的小鱼小虾和逮不完的螃蟹,我们放牛时挖药材、疯玩;那块地里的西瓜又大又圆,这块地里的烟叶长得比父亲还高,眼前的沙地结的红薯又香又甜……母亲牵着的大白牛嘴里喷着白气,父亲正手扶犁铧挥手扬鞭,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
正在回忆的世界里酣睡,父亲招呼大家进屋的声音把我拉回了现实,看到眼角堆满层层叠叠的皱纹,脊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被岁月拉弯的父亲,我明白“情怯”源自对父亲的愧疚。父亲显然已等了很久,祭扫的篮子里装着冥币、白纸、肉、饼干、水果,铁掀靠在篮子旁,随时拿起就可以走。五大说着稍等,坐在桌前叠“单衣”,这种呈现梯形的白纸条,腰部长长的,五大两手翻飞,很快就叠好一沓,我再用剪子在梯形比较小的一个边剪个长口子,以备缠挂在坟墓前的枝条上用。哥哥和姐姐拿出买的祭品、“单衣”,把“金元宝”整理好,又剪出四四方方的八顶“帽子”,再找到一个篮子,把扫墓的物品都装起来。
“去给奶奶、老奶奶送衣服吗?”九岁的小女儿拿上苹果、酸奶、毛栗子、饼干、橙子等零食,牵着我的手,已经迫不及待要出发了。
“是的,走吧!不能让你奶奶、老奶奶等得焦急了。”我的眼泪突然在眼眶里打着转。小时调皮的自己,总是让母亲手搭凉棚一遍遍地在家门口张望,直到彩霞满天;当外出求学走出家门时,母亲总是送我到大路边,目送我走出她的视线很久很久,才转身返回。我以为,这样的目送还会很多很多,没想到十九岁那年,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走过熟悉的麦田,轻轻拨开盛开着的油菜花,来到松柏葱茏、太阳暖暖地照着的地方,这里蜂飞蝶舞、鸟儿啁啾,是母亲安息的“家”。
五大带领我们按照老规矩摆好祭品,上香,说着“嫂子,我和孩子们来看你了,天暖和了,给你送单衣了……”的话语,如母亲站在面前。我似乎有很多话想给母亲说,只感到喉咙发紧,眼泪不住往下掉落,一句也说不出来。五大拉起低声啜泣的我,又劝眼圈红红的哥哥姐姐起来,说着“不要让母亲伤心,起来吧”的话语,哥哥默默拿起铁掀清理坟头散落的树枝落叶,姐姐泣不成声,拿起一张张纸钱点着,轻轻放在24年来祭扫都要用的盆里,慢慢地、很仔细,看着每一张纸钱都燃尽,才放心地点着下一张。
“妈!你一辈子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我们也没给你买过啥……收到钱后,对自己好点,不要舍不得……”姐姐眼圈红红的。我的眼泪也不住掉落下来,眼前浮现出每次送我们上学时,母亲总给我们的布包里装得鼓鼓的,再给每个孩子发几张零花钱,自己一年到头都舍不得买一件衣服的情景。我也拿起一张张纸钱,有十块二十的,也有上百成千的,大小面额都有,铺展开来给母亲“送”去,我相信母亲会收到的。
“看,我绑得怎么样?”小女儿在烧纸钱时看到五爷、大舅他们在松柏枝条上缠绑“单衣”,便模仿着大人的样子,慢慢绑结实,再用小手理顺每一张白纸,仿佛在为奶奶整理衣服的样子,很认真,也很贴心。
我们聊着有关母亲的往事,说得最多的是那时候家里穷,父母都是家里的老大,为一大家子人操碎了心的母亲,没有享受如今的好生活,就被无情的病魔夺走了生命。
“妈,你老大孙女前几天订婚了,大孙子也有女朋友了,老二孙女今年考大学……”姐姐和母亲聊着家常。
“妈,咱们家里喜事不断,有好消息我们回来给你说……”我也和母亲聊着。
五大说着“咱一大家子人都挺好的,不要再操心了”的话语,我们姊妹三个一起跪下,给母亲磕头告别。女儿也跪下,深深地给奶奶磕头告别。
穿过油菜花地,走过麦田,不远处的小山脚,是奶奶等长辈休息的地方。
五大恭敬地上香,摆好祭品,眼泪汪汪地磕头……我知道爷爷在五大出生没多久时去世,是奶奶把大小八个孩子养大成家的,其中的心酸,可想而知。五大在二十多年前外出打工,在城市买了房子和车,给弟弟在城里也安了家,如今小孙子都上幼儿园了,每年有空时,都要带家人回老家看看,在奶奶的坟前说说话。
我明白五大对老家的感情,是因为对奶奶的牵挂。我也时常想念奶奶,母亲去世后,父亲悲伤过度患病在床,我一度走不出失去母亲的痛苦,是奶奶的细心陪伴化解了我们心中的忧伤,让我们一天天变得坚强,终于走出了生活的阴影。有大女儿那年冬天,奶奶照顾了我一个多月……我们想起老人家的慈爱、聪慧和质朴、善良,眼泪又忍不住掉下来……无法表达我们心中的哀思,我们再一次把家里的事情说给奶奶听,给奶奶送来“单衣”和“吃的花的”,给奶奶的“家”整理干净,奶奶生前也是一个喜欢清清爽爽的人。
“明年还来送单衣吗?冬天他们冷了怎么办?”小女儿总是充满着好奇。我迎着孩子好奇的黑色大眼睛,给她讲清明节、寒衣节的习俗。孩子还要听母亲奶奶他们那时候的故事,我们继续给她讲解着。
绿色的田野,生意盎然,孩子像小鸟飞来飞去,指着麦苗、油菜花问东问西,帮我们挖的“面条菜”“荠荠菜”“蒲公英”“野小蒜”等,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明年清明时,把孩子们都带回来,来老家看看!”五大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相约周末有空,都要带孩子回家看看父亲,把老家的土地好好管理管理。
现在安安静静的核桃林,是哥哥和父亲前几年栽种的新品种核桃,很快就会绽放新芽,抽出翠绿的枝条,成为一片绿色的海洋……
清明时节,心总是在纷纷细雨中漂泊,无法安宁。回家祭扫,终于找到了魂归之处。我想,回老家祭扫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仪式、思念、寄托,也在于凝聚、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