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教育家陶行知
“责备孩子的声音越小,孩子听的越认真,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需反思的点:
1、批评时扼杀天才的行为,妈妈要有耐心,循循善诱。
2、在成长中遇到失败并不是一件坏事。想想失败带来的好处。不追求完美。
如何去做:
1. 批评要适度适时,与表扬相结合。表扬要具体、及时、恰到好处。
批评的方式:低声交谈、沉默暗示、“如果你是那个人会怎么想”——反问式的说教、及时。
2.坚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承认孩子的优点,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给他积极的暗示。
3.教给孩子设立小目标,并循序渐进。
整本书看完了,虽然整本书感觉说教的地方比较多,但还是有很多值得思考的点。道理大家都懂,但常常遇到事情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但至少让我们知道什么做法的正确的,什么又是错误的,然后想办法像正确的做法上靠拢。
记得之前看过一句话,大意是这样的:你严格对孩子的管束,最大的成功也只会让孩子变成另一个你。
我们常常将我们认为对的强灌输于孩子,并希望他们就要按之去做。但这种强迫的执行,即使达到目的也是暂时的。
记得我初中的时候,我有个好朋友和我一样特别爱看漫画,我们都买了成套的漫画书。但是她妈妈反对她看漫画,她买的漫画书都寄放在我家,想看的时候我再带给她,她只能在学校看。她妈妈的目的真的达到了吗?这种管束,在她妈妈那里看是成功了,家里孩子不再看漫画了,但是妈妈看不到的地方呢?
而我爸妈则相反,最多会给我些建议,但从来没在看的书籍上管过我,我也不觉得在家看漫画是什么不对的事情,相反,我会给自己定下计划,写作业40分钟,看漫画10分钟当作奖励自己。因为是我自己制定的,所以特别高效,也会严格按照时间进行。也正是因为爸妈不强制,漫画也只是我当时生活的一个小过客,热度过了,又换了其他种类的书。
现在想想留给孩子自由的空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所以我现在也在不断的反思自己,家长能做的只是引导,不是控制,至于孩子怎么做,都取决的他们自己的内心。孩子现在的喜好或者对事物的态度也不代表一生的,家长没必要上纲上线,一旦发现不如自己意,就如临大敌,好像不纠正,孩子一辈子都毁了。
家,是一个港湾,是一个孩子无论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或者挫折,在这里都能放松,不用伪装,轻松做自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