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高质量的爱
需反思的点:什么样的爱能成为孩子幸福的源泉。
1. 尊重孩子。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最典型的就是“妈妈觉得你冷”。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反思一下自己,生活中,大人总觉得比孩子经验丰富,想的全面,常常孩子提出的想法,一下就被大人驳回了。
记得有一次孩子在家上网课,她写完作业后距离上网课只有10分钟了,她提出想要用着10分钟画画,我当时就脱口而出:“刚写完作业休息下眼睛,去窗口望望远,而且10分钟也画不了什么。” 孩子的小嘴一下就撅起来了,虽然她也按我的话去做了,但失望和不情愿写了满脸。之后的情绪也是低落的。
后来又有一次,5点要上网课,4点半的时候孩子提出想要下楼玩。我当时就想:不到半个小时上下楼太折腾了,而且也玩不尽兴啊,玩的一身汗再去上课,也会影响上课啊。不过这次我忍了忍,没有用直接否定的语气,而是把我的担心说给她听,然后用询问的语气问她怎么安排,要不要上完网课再下楼玩。她想了一会儿说:“我还是想现在去玩,我就玩到4点50分,提前上来做上课准备。”我想想也挺合理的,就和她一起下楼了,那次玩的过程中,她好几次问我时间,到了她自己约定的时间后,立刻就上了楼,关键是孩子特别满足,后面的网课也上的很投入。
所以有的时候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己思考安排自己的生活,真的会有惊喜的收获。
2.避免封闭的爱。
现在的孩子本来接触别人的机会就少,有的家长为了减少危险和麻烦,常会把孩子限制在屋内活动,很少和其他小孩交往。这样环境中生长的小孩往往胆小内向、抗挫折能力差,一旦离开家长的保护,就会心神不宁、不知所措。也是独生子女心里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
不是越单纯的生活对孩子越有益,如果提供孩子的生活环境过于单调,孩子也就没有能力去应对将来复杂的生活。所以,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复杂时就复杂。
如何去做:
1. 每天固定的“亲子时光”
都要有固定的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与孩子一起读书
2.帮助孩子建立同理心
可以通过“假如我是……”的角色换位游戏,使孩子理解、体验假象角色的内心感受。从而让孩子能体谅别人的爱,学会去帮助别人。
3.帮助孩子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可以限制孩子的行为,但要让孩子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引导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哭闹。
4.小心“厚脸皮效应”。对孩子以鼓励夸奖为主,批评为辅。
如果后天得不到别人尊重,久而久之,羞耻感就会降低,孩子就会“破罐子破摔”。所以指责孩子错误时,也要考虑是否给孩子“面子”,与其批评孩子的错误缺点,不如一起商讨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