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深厚孕美德,教学简实育栋梁
——晋城名师培养工程“青蓝结伴研学”之问道海安研修活动感悟
文/高平三中 张永刚
江南四月,草长莺飞。
为期一周的海安研修活动已经结束,可是,留在心中的激荡却久久不能平静。这次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主要有两点——
第一,名校的根基在于文化。
记得2018年“晋城市名师培养工程”第一次在北京开班时,楚江亭教授给我们做了关于文化建设的讲座,特别是家庭文化对孩子的影响,当时对我的触动特别大,回到学校之后,我就在班里进行了一系列文化建设活动,希望能用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发挥作用。两年多的实践,感觉效果还不错。那一次完全是理论的学习,模糊的领会,无序的摸索;这次到了海安海陵中学和如皋师范附小,看到了他们的校园文化,除了震惊,更多的是反思。
海陵的校园,可以说处处是文化。刚进校园,教学大楼上的几行大字迎面而来——“学习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仁爱美丽身心”。这样的标语,学生每天到校都会看到,每天看到就是一种强化,对于学习的重要,习惯的意义,仁爱的价值,便会沉淀成一种认可与行为,在无形中给学生以濡染。漫步在校园的林荫小道,江南水乡的味道浓缩在校园一角。一堵墙壁吸引了我的目光。范仲淹、刘景韶、李渔、乔林、杨冰、韩国均等和海安有着深厚渊源的名人的形象依次出现在一道墙壁上,丁校长给我们讲解着这些名人的故事,学校也给每个海陵中学的学子讲述过这些海安骄傲的故事,看名人壁像,听名人故事,这样的文化濡染似小溪流水,必将潺潺流入学生心田。三棵桂花树,彼此谦让,每年只有一棵开放,郁郁葱葱,另两棵泰然含笑,真诚祝愿;这样的自然景观被赋予了人文意义,学生们在这样的情景之下也必然会学会谦让包容,大方处事。校园里三十多块石头,没一块都有一个名字,这些名字也无时无刻不发挥着深入人心的教育;但有一块七万多块钱的石头却一直没有命名,是因为从这块石头的外形看,实在不知道如何给它一个合适的命名。这就是尊重吧。海陵中学的校园,一草一木都在说话,一山一石皆有深情。
如皋师范附小给我的冲击力更加强烈。一进校门,迎面一座“大成殿”,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进入殿内,一尊汉白玉的孔子塑像矗立眼前,这个圣贤老人慈爱端庄,慈眉善目,笑容可掬,双手放在胸前,仿佛想要说些什么,但又不曾言语,而又让人体会到无穷无尽的真理。听校领导说,这里的小学生都会三次参拜孔老夫子,一次是入学礼,一次是十岁礼,一次是毕业礼。不难想象,在这三次仪式感极强的典礼上,孩子们内心会受到怎样的洗礼,孔老夫子无言,却已经把尊师重道的种子默默地种在了每个孩子的心田。和海陵中学一样,这里的每一根草,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片云,都是一个文化符号,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在厕所,我也发现了文化的痕迹。厕所的墙壁上镶着很多版面,每一块版面都有一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深思。有一块版面写到——
曾经有一个父亲问他的三个儿子说“如果有两筐容易腐烂的桃子怎么样吃才能使容易腐烂的桃子不浪费掉一个呢?”大儿子说“先挑熟透的吃为那些容易烂掉。 ”“可等你吃完那些余的桃子也要开始腐烂了”父亲立即反驳到。二儿子思考再三说“应先吃刚好熟的拣好的吃呗!”“如果那样的话,熟透的桃子会很快烂掉。 ”父亲把目光转移到一直沉默的小儿子身上,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吗?”他思考片刻说道:“我把这些桃子分给邻居们一些他们帮着我吃样就会很快吃完而不会浪费一个桃子。 ”父亲十分满意住的点头。他就是现今联合国的秘书长潘基文基文曾在不同场合说起桃子的故事。在我们与别人分亨的同时自然也会得到别人的回馈有那些被用于分享的桃子才会永久保鲜。
这个故事无疑是对学生最好的无声的教育。其实,我的学校厕所墙壁上也有类似的版面,只不过上面是一些逗乐的笑话罢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毛姆也认为:文化的价值在于它对人类品性的影响。除非文化能使品性变为高尚、有力。文化的作用在于裨益人生,它的目标不是美,而是善。
所以,无论是海安海陵中学还是如皋师范附小,他们都抓住了教育之根——文化,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影响,得到教育。这就是真正的教育,也是我所向往的教育。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也努力在用文化引领学生的成长。比如建立班级图书馆、创立班级周报、设立班级文化墙、开展青春集体生日活动等等,但我看了这两所学校,强烈地意识到,要把班级出现的每个物件都赋予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在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接受到文化的熏陶。因为,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更是无穷的。
第二,名师的精彩在于常态。
在这次学习中,晋城两名名师和海陵中学的两个语文名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四节课听下来,各位老师个性十足,各有千秋。晋城两名老师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更注重课堂的创新,但感觉离“语文”有点距离;海陵两位老师更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课文语言的欣赏与品味,他们的课堂永远写着“语文”这两个字。语文课就是贴近文本,贴近学生;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高。那么,如果落实这样的目标呢?当然是立足于课堂,立足于课堂的设计,立足于文本的深度研读。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羡慕那些语文名师的课堂——那样生动,那样活泼,那样新颖,那样靓丽。于是,我开始购买这些名师的专著,收看他们的课堂实录,研读他们的课堂设计,然后在学校、县市的公开课上,把自己的所学变成自己课堂的精彩。然而,平时的课堂却很难达到那种要求,因为那样的课是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的。听了海陵中学两位老师的课,我发现她们课堂惊人的相似,而且是惊人的精彩。在课堂上,两位老师都是先根据课文的文体特点,给学生以清晰的语文知识,然后贴着文字让学生欣赏品读,最后结合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与文章的主题。这样的课堂简洁干净,朴实无华,生动精炼,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再加上海陵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特色,使得课堂如涓涓细流,汩汩汇入学生心田。这样的课堂没有花团锦簇,却有着学生思维的律动和舞蹈。这样常态化的课堂老师不折腾,学生不被折腾,这是一种简朴而凝练的美好。
听完课,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海陵中学两位语文老师的课那样平实却又那样生动,让我们远道而来的语文人赞叹不已。仔细琢磨这两节课,我发现这两节课都俯视了单元要求,都尊重了文体特点。从下午两位老师的交流中也体现了这一点,他们的教学设计都是在单元要求的指导下,根据学情设计出来的。而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往往没有单元意识,对单元的学习重点视而不见,只是按着以前的惯例一课一课地教学,不能给学生一个整体的认知。特级教师付华老师说:伸一个巴掌不如握一个拳头。其实,强烈的单元意识就是握着一个拳头,在单元的整体架构下,让学生学会读一类文章,或者学会写一类文章。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风格,再教学上也就有不同的要求,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也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壶口瀑布》是一篇游记,王老师就抓住“所至、所见、所感”三个要素,让学生们去读、去写、去说、去悟,在这样的语文活动中,引导学生品味、鉴赏、提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古体诗,是典型的“歌行体”,顾老师就围绕歌行体的特点,让学生品析秋风、走进秋雨、理解作者、感悟情怀,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真正触摸文字,感受情怀,走进一代诗圣杜甫的内心世界。因此,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有单元意识,要有文体意识,要有在家常课上求质量的意识,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举重若轻,事半功倍。
每个老师经过反复打磨,都能上出一节精品课;但能把每一节常态课都上得精彩,只有那些平时肯下硬功夫钻研教材、用于实践、反复尝试的老师才能达到那样的水准。我想,这就是我以后的教学方向。
这次学习,可说的地方太多,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两点。
学习是为了提升。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立足班级文化,提升班级品质;我也将立足常态课堂,反复打磨自己,让自己成为真正的晋城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