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听了两节语文课,一节是学习光未然《黄河颂》,一节是学习韩愈的《晚春》。听完味同爵蜡,枯燥乏味。这样的课实在是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纯粹是帮助老师完成任务的道具罢了。
这两节课的内容都算是诗,诗歌教学的关键是什么呢?
我们先要弄清楚诗是什么,古人云诗言志,诗是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它的语言高度凝练,节奏整齐,音韵和谐,含义蕴藉,感情强烈。
这样的一种特点,该如何去理解?关键是读,读才能体会到它的语言之美、音韵之美、内容之美等等。离开了读,不会真正理解。
自主学习,更需要给学生自己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咀嚼、体味,而不是走形式。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欣赏,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必要。
上好语文课,老师要充分备课,老师自己就要课前反复阅读,吃透教材,自己要有思考有见解,不能照本宣科,对于参考资料照搬照抄。
而且老师自己必须先动情,被诗歌描绘的景物、表达的感情、突出的精神所感染,或是喜悦,或是悲伤,或是高亢激昂,或是婉约唯美,或是沉浸其中,或是欣赏折服,不一而足。唯有如此,才能让课堂一路生花,妙处迭生,才能感染学生,让学生心灵震动,受到美的熏陶。
语文课要有语文的味道,要读起来,要有声音,有情感,有思想,有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