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3班上《我爱这土地》,这个班的学生比较安静,上课不怎么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便是正确的,也不敢大声说出来。更没有人愿意独自起来朗读。我问他们,你们以前也这样吗?他们倒是异口同声地说“嗯——”,声音拉的怪长,这说明他们并非不活泼,只是学习不够主动。然后我接着说:我们今天就要突破曾经的自己,人不能一直待在舒适区,我们越怕什么就越要克服困难去做。今天谁敢于第一个超越自己?静待几分钟后,最后排的一位男生起来了。他读完后,全班同学鼓掌了,我也特别表扬了他勇气可嘉,然后我又请其他同学来评价他的朗读。按照朗读这首诗的要求,客观的说他读的语调平,语速太快,缺乏情感。但,我还是说:同学们,我们还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这比找缺点更重要。接着他前面的男生起来说:他读的很流利,读音标准。我最后总结,对朗读的学生和点评的学生都做了评价,肯定他点评的中肯,又对朗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着来了一段示范朗读。是的,任何一个人一件事换个评价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仍旧需要对学生有更多机智的鼓励!
下午11班是第一节课,学生们比较困,教学《乡愁》一诗,带着孩子们品读诗歌中的意象,这首诗内容不难,难的是学生毕竟经历少,不能体会诗歌中寄托的作者的情感。尤其是第三节“丧母之悲”,读不出如泣如诉的悲伤,读不出颤音。这很正常。我说其实,我们学习诗歌,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就一定体会那种痛彻心扉的悲伤,所谓感同收受是不真实的,但,未来某一天,这些诗歌可能就是抚慰我们伤口的良药,所谓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这句是孩子们一起说出来的)后来在第四节赏析“浅浅的”一词时,学生又不太能理解这种写法。于是带着孩子们回忆了“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等诗句,然后举例子说比如疫情期间,你和家人在相近的小区不能想见,与你和家人在相距很远的城市不能想见,那种情况,你更难受。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们便懂了诗歌的意象越是小,寄托的情感越是深。这种反衬手法的好处。
不知道这算不算教学中的机智处理,记录一下吧!
今天很累,开心的时刻就是闻到桂花的香味,又勾起了我的乡愁。有家可想也是一种幸福!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