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晨雾还凝在青瓦檐角,我与好友王霞踏着石板向法泉寺行去。山门前的槐花开的正旺,叶隙间筛落的晨光被浸得湿润,仿佛昨夜星辰坠入凡尘,在苔痕斑驳的石阶上碎成无数流动的银斑。
今日恰逢四月初八的庙会,铜铃与木鱼声中飘来油糕的甜香,檀香与槐花的气息在暖风里缠作游丝。
前来焚香礼拜的人特别多。有求财的,有求缘的,有求功名利禄的…
我们顺着游客路线自上而下,一路观光,一路焚香。
倚崖而建的殿阁如苍鹰敛翅,朱漆在千年风雨里褪成琥珀色,檐角悬着的惊鸟铃却仍锃亮如新。
北魏的月光曾照过这片岩壁,宋代的露水浸润过那些飞檐,此刻悬在药师殿前的绸幡被晨风拂起,忽而让人分不清今夕何年。
墨池泉在崖间轻吟,月牙泉将浮云揉成碎银,三股清泉自不同时空涌来,在斑驳的碑文里交汇成时光的褶皱。
我们绕过绘着太极图的照壁,却见文昌阁的飞檐下悬着佛家经幡。穿杏黄道袍的老者与持念珠的尼古在紫藤架下对弈,石桌上的茶烟袅袅升起,缠绕着《金刚经》与《道德经》的残句。
今日文昌阁烟火袅袅,人头攒动。前来上香许愿的人特别多。
半山亭里飘来西北人豪放的秦腔声,惊起檐角铜铃叮当,恍若有千百人在吼。
正午阳光泼在古柏间,将层层叠叠的绿叶炼成翡翠。那些苍劲的枝干上,北魏工匠凿下的沟壑已生出青苔,明清文人题写的诗句与道符佛偈叠印成斑驳的图腾。
我们坐在法泉水畔,看游鱼衔着光斑穿梭,水中倒映的不仅是千年檐角,更有无数求索者澄澈的瞳眸。
结束游玩,我们走出法泉寺大门。路两边的生意人叫卖声此起彼伏,货物琳琅满目。吃的,用的,书法绘画,剪纸工艺等等。
在等公交车的过程中,听檐角的风铃,听诵经的慈悲…儒家的仁、佛家的慈、道家的自然,在汩汩水声里酿成永恒的清凉。
立夏与佛诞同辉,我与好友王霞半日游,归时斜阳已到窗台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