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醍醐灌顶的话:“成长就是曾经听不进去的道理,最终会以过来人的身份讲给别人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南墙要撞,能把道理想通的人,哪个不是粉身碎骨的。
可以偷偷难过,可以情绪崩溃,但不要打扰别人;熬不住了,就自己喝点,都是成年人,所有情绪都只能是静音模式。
还是得需要自己去消化,自己想通了,全世界都会绕路。自己画地为牢,便是万劫不复。”
现在的我,越来越喜欢听别人说话,自己反而是更多的不愿表达,甚至与他人有着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时,也懒得去争辩去表达。
每天的走路接回孩子,自己特别享受那一段的小时光,因为就在小区的旁边,走路需要的时间太过短暂,可是一样的能够令自己欢喜。
旁边的新楼盘正在一点点的增高,我知道以后再去回望天空,就会有阻隔的视线,却始终不曾有怨言。外面的世界总是变幻莫测,我们只需要守护好自己,其他的顺其自然。
门前的路,停了两排车,走着两排车,每一次的下班、放学的时间段里面,都在被堵成长长的队伍,我就走在便道旁,偶尔还会有光影,这样的美就是自己所期待的风景。
因为孩子是课后延时课,所以并没有那么多的家长在校外,而我因为距离很近,总是到了校门口那里,几乎还没有什么人。我会默默的排队到接孩子的课程通道里。
不喜欢说话,基本上都在低头刷手机,偶尔会有认识的家长过来搭话,自己也只是简单的回复一下。二胎的家长,好像都变得不再如曾经那样热情似火了,那种淡淡的感觉,才是最为合适的存在。
或许,一胎的年轻家长们,也不再像曾经的我们那样,彼此之间都会非常热情和欢喜。我记得那时与大女儿的幼儿园家长,有那么多的话会说会去讲,彼此还有很多的微信聊天,感觉是那样的松弛又随和。
现在,自己的内心依旧存有火热,可是却再也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和朋友了。或许是自己真的在变老,也变得更懒了,不会再主动去寻找新的朋友和知己了,只想安安静静的,没有人打扰才是最好的。
很多时候,翻遍了聊天记录,发现能够好好说话的人越来越少,这个年纪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每一天的时光皆被太多的事情所占据,导致独属于自己的部分越来越少,偶尔还会把自己给忘掉,就这样的忙忙碌碌,就这样的开始结束。
忽然觉得:我应该对自己更好一些,在35岁以后的日子里,我仿佛已经完全忽略了自己,总是为了孩子们去活,总是为了这个小家努力的付出着,却忘了自己的很多小欢喜,小快乐,以至于一年里面很多重要的日子,慢慢也被自己忽略不计了。
说好了,要善待自己的,要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有成就感的,哪怕把自己的小小心房一点一点的装饰布置起来,用自己的所爱所需去细细的整修和打理,会不会在往后的日子里,生命也在不停的更新着明亮的颜色,那些陈旧的地方也在逐渐的被暖意所代替?
不想说,那就不要说好了,只要内心充满了希望的气息,每走一段长长的路,皆会有机遇,更会有赋予,那是你对自己的认知和肯定,就算还会继续犯错走弯路,可是内心的坚定不移,就是时光深处最好的陪伴和礼物,你要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和坚韧,就能够无惧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