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点意识弱
微课参赛作品要求选一个知识点,但初稿作品很多呈现的是十分钟左右的作品会讲作者简介、作品背景、字词、段意、情感,拉拉杂杂,内容解释蜻蜓点水。
选点:识字、词释义、关键句品析、表现手法赏析、情感理解熏陶等。
二、教学环节丰满层次性欠缺
虽然只有10分钟左右,虽然只是一个知识点,但教学环节要全。即教学目标明晰,教学重难点准确,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过程有层级:导入、温故、知新三步(初识、模糊不清、理解准确有讲有练)、总结、作业,板书,反思。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达成度弱
有的教学目标就是照搬网上的、别人的,自己根本不理解是什么,也就无法让自己的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
有的作品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不一致
有的教学目标体系庞大,想面面俱到,但教学过程达成目标度欠缺。
教学目标就是针对要讲的知识点来说。
四、受课时教学浸染,不能深度解剖知识点
为什么十分钟的微课内容庞杂,解释蜻蜓点水,一是受传统课时教学浸染,以为讲语文课惯有模式就是作者、背景、段意、中心、写作手法灌输式告知,老是把这些内容摆出来就完成了语文课教学任务。二是学识浅薄,自己对所讲知识点没有真正兴趣和触动,又不下功夫查找相关资料去借他山之石消化理解贯通,最多是鹦鹉学舌般的照搬。没有灵性联结生活的悟觉,所以讲出的内容不出彩。
五、作业练习不对应、练得少
语文无论是人文性还是工具性的内容,都需要实践练习,甚至进行刻意练习的,否则语文素养是培养不出来的。但在语文课上,很少对应的、足够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