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小芳发誓所有观点仅代表个人,与他人没有一丁点关系~
今年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减”娃们在前不久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场期末大考,其实每年的这个时候,一直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很多妈妈们的“演技”这时候就拉开了序幕:
没考试前都在说:
“好焦虑啊,我家孩子都不用功学习,都不知道考试能考成什么样子“
“他都不用心学习,作业也是做得一塌糊涂,更不用说考试了"
"作业不写,一直玩游戏,报了很多的班也不知道有用没用‘’
.......
期末考试过后呢,啧啧啧
朋友圈拿着99、100的分数砸到你“火辣辣的”脸上,配文配上
“I feel so happy today,虽然平常气的妈妈半死,但还好没有辜负努力,继续加油!"
“娃说考90分以上就给他买个心仪的礼物,超水平完成,礼物马上奉上。“
......
惊不惊喜!
刺不刺激!
意不意外!
呼气,呼气,格局一定要要大,要大~
期末考试这场大戏在双减后是不是就算正式结束了??
双减后的期末考试,不允许公布孩子的成绩和排名,所以家长只能知道个大概.....
一般情况下分的等级为“A、B、C、D”,还有的学校不是分等级,而是在举行PK战模式,每个科目给出优秀、中等、良好几个等级,然后根据百分比的形式显示出全班PK的结果
其实很多家长都对这种模式不是很理解:
“一大堆的成绩单都是优秀,这不是自我欺骗么,到了中考高考还能欺骗的下去吗?"
“看不到具体分数,简直太没有成就感了啊......"
“只要入学还是看成绩,那么推行这些有什么用?即便学校不卷,家长也会想方设法的卷,除非升学不是单一的看成绩,要不能有什么用....."
其实小芳觉得各位家长说的也并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孩子学了一学期了,根本无从知晓孩子对于知识到底掌握程度,也不知道从何来评判....
其实大家都挺不喜欢“卷”的,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少点考试的压力,“双减”政策公布后,考试成绩和排名不公布确确实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心里负担,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的校内成绩(期末成绩犹然重要)确确实实是升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味的回避感觉只会更加深孩子和家长的压力,毕竟升学这个压力确确实实摆在那里的,如果孩子要重要,要填报志愿也是一大阻碍。
当然,政策这么严谨,而且政策中明确提到:“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
所以,学校的谨慎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自从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被举报的新闻数不胜数,如果非得要用等级来给孩子呈现成绩,是不是可以做的更细致一些?或者可以不可以只给孩子的家长公布孩子成绩而不对外公布?这样子家长们也可以有底气一些,也方便大家查缺补漏???(这些都是个人的一些拙见,不符合大众的话,立马删,立马删,卑微而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