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重阳节,登楼,赏菊,喝酒

【原创】

黄楼是苏轼为纪念一年前(1077年)成功抵御徐州特大洪水而建造的镇水建筑。此诗写于黄楼建成后的第一个重阳节,回顾去年今日抗洪的艰辛,对比今年今日的安宁与欢庆,感慨万千。

九日黄楼作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九月初九,江苏徐州,时年43岁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锸。

黄楼新成壁未乾,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雾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景何殊泛清雲。

翻译成白话:

去年的重阳节简直不堪回首,半夜里南城处千万个漩涡突发。洪水穿凿城下,声如雷鸣,淤泥布满城头,雨水飞溅,路滑难行。

哪里还有人顾得上赏菊饮酒,直到日暮归来,只能疲惫地清洗沾满泥泞的靴袜。

哪里能想到还能有今天,可以手把酒杯,对着菊花,从容地小酌一口。

请不要嫌弃酒味淡薄、歌女丑陋,终究胜过在泥泞中手持千把铁锹(抗洪)啊!

黄楼刚刚建成,墙壁还没干透,清河的水位已然下降,寒霜初降,秋意肃杀。

早晨起来,白雾弥漫如细雨,连南山上的高塔都看不见了。楼前仿佛变成一片茫茫大海,只听见楼下传来船桨咿呀的声音。

轻微的寒气袭人,年老之身最是可畏,几杯热酒下肚,才把寒气压制下去。待到烟雾消散,太阳升起,望见远处的渔村,江水波光粼粼,山峰参差错落。

诗人与猛士齐聚一堂,如龙虎混杂;楚地的舞蹈与吴地的歌声,盖过了鹅鸭的嘈杂。

请君不要推辞这杯敬酒,眼前的景象,与在那清澈的霅溪上泛舟又有什么分别呢?

【东坡日历】2025年10月29日,周三,乙巳蛇年,农历九月初九

43岁,是日,在彭城(江苏徐州),于徐州大合乐庆黄楼之成。子由作《黄楼赋》,余为刻石并以绢亲书之。诗记之。轼。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九月初九,时任徐州知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