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随处可见的建筑就是教堂,也经常是各地的地标。初来美国时心里总会很邪恶地联想到国内随处可见的公共厕所,因为在我那个年代,经常也是最醒目的建筑;现在应该不再是了吧。
一直有心收集各种教堂的建筑风格、特色,却一直没有开始执行。以至于访问过洛杉矶很著名的玻璃大教堂,现在却写不出来了,完全没有细节记录。唯一写过的是圣母大教堂,先放在这里做个引子。月初在Living Hope Bible Church 第一次领了圣餐,也记录一下。
Living Hope Bible Church (Boise, ID)
圣母大教堂 (Cathedral of our lady of the angels)游记(2013-12-26)
其实不能说是游记了,只是有很多新鲜有趣的事,很多问题想请教,所以匆忙整理了一下发出来。
应小朋友妈妈的要求,为了让刚从过来来的小朋友感受下美国的圣诞,特地选了这个大教堂。依据简介,圣母大教堂是一座现代唯美的天主教教堂,使用后现代主义建筑元素建造而成。 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后现代主义概念曾一度风行,但是有代表性的建筑并不多见。这令我好奇不已。
昨天下午于是带着小朋友连同房东一起,在灿烂的秋色里开始了对教堂的探究。大教堂的外形确实不像传统的教堂,没有尖顶,都是些大块面,更像是现代商务楼,或者是文化中心。
大教堂带着个大院子,进门有小型喷泉,但是远处的一丛花把我的注意力转移了过去。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花,花型大而艳丽,但是有一种空软的感觉,令我想起橡胶皮。
花附近的三博士参见圣婴之类的雕塑,也许是太常见了,没有引起我的兴趣,倒是教堂主建筑的右侧孤零零放置在沙地里的一个黑乎乎的雕塑,让我好奇不已。雕塑刻画的是一个人(?)附着在一个空勺状容器外壁。整个雕塑遍布深刻的平行纹,有点儿惊涛骇浪的感觉。人形肢体有着明显的变形,有点像皮囊,令我怀疑是否表述的是“人”。而空勺状的容器,我居然第一个反应就是“子宫”。纯粹瞎猜。雕塑的金属质地(应该是青铜?)排除了因材(比如石头,根)而作的设计,但是不清楚作者这个设计真实要表达的是什么。
进入教堂建筑内部,果然是金碧辉煌。从雕着现代式动感的飞天人像的玻璃看对面的音乐中心,别有一番趣味。音乐中心的建筑也极富现代感,磨砂的飘带和翅膀图样让它有一种“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感觉,而下边的高速则是另一种对比,活生生把人拉回现实。
教堂大厅庄严肃穆,巨大的管风琴像恭谦的仆人,垂手立在一旁。此时弥撒早已结束,座席上仍有零星未散去的人。几何形吊灯简洁有力,三角形在这里不知道有什么寓意呢?
走出大厅,在过道上看到一列燃烧的蜡烛。其实在院子里就看到的,院子里的是瓶子白色的,这里是紫色,更有一种神秘的氛围。不过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烛阵,居然和西来寺外边的烛阵有着相似的外观,不知道是不是也有着类似的功能?
沿着过道再往里走,有圣母雕像和小圣诞树,这个是关于寄养家庭的,没兴趣深究了。教堂内部除了大厅,居然还设了个小厅,是为进一步修行的人的么?圣母大教堂原来还出过一位红衣主教。第一眼看到大红袍,居然让我反应到中国的古装戏袍。
临出大楼才发现之前进的是侧门,主门的装饰明显有涵义得多。
继续回到院子,一眼就看到了院子门楼(哈哈,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上的一系列钟,继续晕,因为又想到了中国的编钟。透过空隙正好可以看到对街建筑上大大的“Peace of Earth”,巧合得有趣。:)
进和出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同。进院子时走过的同样的地板,临出时才发现它的花纹。第一眼的反应是星图。不知道是不是十二星座呢?小朋友试图找他的摩羯座未果。
出了大教堂,顺便去它的邻居,桥对面的音乐中心看看。起初以为音乐中心那个螺旋式通道是联通顶楼的,小朋友认为不像供人行走的通道,而后发现并不联通。这令我困惑它的功能。及至过了桥,一眼看音乐中心主体就想到了巨大的洗衣机,而后小朋友说,原来那个螺旋式通道是用来倒洗衣液的!我们狂笑不已。
回头望大教堂,发现教堂主体很奇葩地藏了一个大钟在内:
另,关于圣母大教堂,还有一个问题:Q6:为什么它的墙壁要做成这样一层一层的样子?有什么说法吗?
回家之前连带逛了附近的小东京,日本村里的圣诞树很漂亮, 上空挂了很多灯笼。这里有最后一个问题:Q7:灯笼上的字,白色的写着“福”,红色的却写着“祭”。为什么这样呢?是“祭”字的日本意义和中国不同吗?还是什么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