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初级七期 讲师四期 分享134 天
不要让孩子孤军奋斗完成所有的过程,在过程中、在最后时、帮忙看,检视他们做的事,比如写的信,或是他们如果有想对谁说的话,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预演一次,这些做法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同时也可以帮忙修正他们的话语,以免造成反效果。 挑战任务的形态 在父母的教养上,父母在与孩子谈完话之后,可以留些适当的任务,请孩子执行。 在挑战任务中,我最常请孩子做的是观察作业以及访问作业,例如,一位来心理咨询的小学生,想要交朋友,但又常常没有同学要跟他玩,我便会请他去观察,班上最会交朋友,同学都是怎么做的,再与他讨论,他可以怎么做。 观察作业可以应用的范围最广,也最不容易引起孩子的敌意。又例如一个老是抱怨老师教得有多差劲的学生,我请他去观察,老师教得有多烂,而且因为我要知道老师到底哪里教得烂?所以孩子必须具体陈述,而非只停留在抱怨,这样一来,孩子就必须得专心上课,才能回答我交付的挑战任务,也因为专心上课,他自然会发现,老师有时教得确实不好,但也有教得好的地方。自然就会比之前专心上课了,因为孩子会抱怨老师教得不好,通常会卡住情绪,情绪一来,不管老师教的怎样,他通通都不听。这个观察作业,即同理了孩子的情绪,又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放回对上课的专注力上。 延续观察作业是访问作业。有时我们与孩子的对谈很容易让孩子觉得我们是大人在老生常谈,以其这样,倒不如让孩子去访问同侪,这样他会觉得我们客观一些。例如上述吴刚的例子,我请他从他认识的人当中找十个人访问,可以找班上同学,补习班同学,老师,父母,一起打球的朋友……问的问题就是你会不会有时感觉寂寞,这样再咨询时他就很开心的告诉我,原来没有骗他,访问之后,他发现每个人都会有感觉寂寞的时候,我请吴刚再进行一次访问作业,只是这次的内容是访问别人都是怎么处理寂寞的,如此以来,吴刚不但学习其他人的方法,也通过那一个过程看到自己原来用的方法需要修正,再与他讨论有哪些方法是他可以做的,烦恼自然迎刃而解。前述的小芬,他所做的作业类型是无互动作业也就是不需要和人产生互动,自己就可以完成的作业,写一封信给妈妈,然后完成这封信之后,她需要进入仿真作业,与助人者讨论你模拟交给妈妈这封信的过程,以及可能需要注意的事项,之后进入行动作业,也就是鼓励小芬,将信亲手交给妈妈,来解决她和妈妈之间的亲子问题。 挑战任务为何有效 在没有接触SFBT之前,我也同大多数父母一样,在给来找我咨询的孩子,布置家庭作业时,总是战战兢兢,因为受到永不放弃,找借口等观念的印象,当他们答应做作业却没有完成的时候,我必须毫不放松地与他们不停讨论与修正作业,直到被执行,而心理咨询又强调,不要因为咨询对象没有执行挑战任务而惩罚他,我发现在实际运用中,每当孩子告诉我,他没有做答应完成的家庭作业,我总需要在心中深深的吸一口气,并且赶快注意我的音调与表情,因为很担心这样的失望,对于在乎大人感受的孩子也是一种惩罚。 然而,当我接触了SFBT之后,我惊喜的发现,SFBT的任务换成家庭作业,并不是以最后的执行结果为标准,我们要关心的是,孩子通过这个过程所带来的改变,因为改变总是在发生,当我请孩子执行任务时,接下来的检测重点并不在没有做,而在于通过这个挑战任务,你改变了什么?我发现当我把注意力放在改变的过程,而非执行于有没有完成时,有没有执行时,我也更能够欣赏孩子为他们自己所做的一切改变。 心理咨询中的家庭作业与学校留给孩子的家庭作业不同。学校的家庭作业一定要被执行与完成,而SFBT将家庭作业视为一种改变的触发与过程,因此完成与否,并非最后的目标,改变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最后目标。 布置家庭作业 1.为了建立孩子的成功经验,任务需要从简单的开始,选择比较容易完成的任务先做。 2.让孩子挑战的任务,必须符合孩子的经验与需求。 3.一定要与孩子讨论,而非大人单方面决定孩子需要做什么任务。少了此课程,往往会发现,孩子其实不想做,但又碍于与你的关系,或是在担心权威的状况之下勉强答应,最后他还是不会做,甚至根本记不得要去做。 最后要提醒父母的是,不要紧盯着孩子是否完成任务,而要通过这个过程促发或延续改变。任务并不一定要做,但若是能够找到孩子愿意做也能帮助他的挑战任务,必然产生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