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快递新规炒的火热,对于快递员来说每件都要打电话确认工作量确实增加了,效率变低了,如果他们是按照派送的件事来定薪酬那么确实是变少了,所以于他们而言确实是怨声载道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年轻上班的,通常也是不认同的,因为平时都要上班家里没人,只能放驿站,现在还要再加一道流程,有时候正在上班,件数多了,比如双十一确实挺烦。
以个人经历为例,以前家里附近没有驿站时,每次买东西都得大概算下什么时候能到,尽量能挤到周末。后来小区有个老师傅,专门来接受不方便拿的快递,但需要收费,一件一块钱。其实当时非常不规范,小区内侧门口放了个置物架,让快递员帮忙放上去,我们抽空去取下快递,没有登记,没有监控,全靠自觉。那有人要说了,为啥还要经过老师傅,因为没有他,快递员进不来也没地方放,当时我就在想,这钱赚的可真容易。后来驿站,快递柜横空出现,老师傅生意没了。但我可乐坏了,再也不用算日子了。所以我是非常喜欢驿站的。
对于家里经常是老人在家的来说,送货上门确实是方便很多,或许这个法规出来也是因为他们吧,因此我们无法说这个一点没好处,毕竟谁都会老,谁都会有不方便的时候。
那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从现在的反馈来说,我总感觉我们消费者被套路了,因为这个政策出来后,我们在下单时必然会有一个选项,送货上门或驿站,这个对于快递公司,快递员和消费者来说都是有好处的。但以前一直没有明确的法规说过快递一定要送货上门,好像一直都是约定俗成的,比如老家里很少能送到家,默认都是送到驿站自取,在大城市也是各有各的送法。现在国家出了法规让电话确认,但又没有更加细致的辅助政策,那么当时比较模糊的就很有操作空间了。
快递公司为了弥补效率低下造成的损失必然要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比如增长快递送达时长,增加快递费用,对于送货上门单独收费等,总之都是对消费者不利的,对于资本家绝对没啥坏处,因为他们总能想到方法。
而我们作为弱势群体却毫无办法,你能怎么办呢?就像现在视频app无底线的会员,超前点播等等,我们抱怨指责,但有用吗?我们也就过过嘴瘾而已,最终还是接受,到现在习以为常。我们就是温水里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