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会以春蚕比喻老师,常说“春蚕到死丝方尽”,以工程师比喻老师,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会以蜡烛比喻老师,常说“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不管是哪种比喻,都是对教师高尚形象的赞誉,也揭示了教师职业的道德本质。作为教师,没有高尚的道德,就不可能热爱教育这个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课堂,更不可能在教育这片田野里,达到忘我的境界。
古语就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师培养的就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少年,如果教师没有道德,怎么会培养有道德的学生了!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体现了教育的原义、真义与永远的价值追求。教师无疑必须是道德的典范和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
道德说起来有点空泛,很多时候就会流于形式,成为会议上、总结里的“亮点”,不会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践行道德的标准。多少年来,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一直是对教师的定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还要成为学生生命的领路者、人格的培养者、潜能的开发者、兴趣的点燃者,这不仅是对教师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验。当教师以道德之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这一切都会成为自然发生的事情。道德就会贯穿在教师备课、上课、和孩子对话的过程中,做到书中指出的课程育人、学科育人、活动育人,教师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孩子的人格,以自己的灵魂撼动学生的灵魂。
立德先立师之德,树人先育育人者。要成为好教师,首先就从有道德的教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