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弹性
人生是由一连串大大小小的事件组成的;同样的事件可以成全一个人,也可以毁了一个人,关键在于这个人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来源于安全的依恋关系,反过来又可以在经历重大生活事件时保护内在安全感不被破坏,帮助人们更好地完成心理重建;
怎么理解“心理弹性”呢?
作者举例512汶川大地震,面对巨大天灾,灾区人民仍能在安置板房的窗前摆上盆栽植物,用结婚照点缀简陋拥挤的临时房间,悉心喂养抢救的小鸟,一位老人每天黄昏都在安置社区门口拉小提琴……
作者说,她所在的林紫机构有80多位专业志愿者前往灾区进行心理援建,那段时光,其实是对彼此的陪伴和滋养,当人们经历了巨大创伤性的事件之后,心理弹性可以帮助人们渡过艰难的考验;
所谓弹性,就是无论这个球从哪个地方掉下去,它都会凭借自身材质的特性回弹回来;
正如经历512地震的人们,面对巨大的痛苦,他们选择的是看到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将心理弹性回弹到正常甚至乐观的那一端;
然而,也会有一些事件比如“夫妻吵架”、“考砸了”而放弃生命的令人心痛的案例;
两者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同样是苦难,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结果就大相径庭;
2、进化VS进步
生活事件可以分为正向和负向;
如果一个人在短期内不断经历负向事件的打击,心理弹性的恢复就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呵护;
同样,如果看起来是正向的事件,有时候也会成为心理疾病的触发点,比如:“升学”或“升职”后的抑郁,看起来明明是好事,但当事人潜在的心理问题却因为“不配得感”而瞬间加剧;
那么,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呢?
在我看来,所有的经历都是经验,经验本身也好,还是教训也好,它们最终应该都会成为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勋章;
我们要做的是在获得这些勋章的过程中,要去评估一下你要的是“进化”还是“进步”呢?
进化,意味着化茧成蝶、蜕变,这是一种颠覆性的成长;
进步,是每天发生一点点改变,这是一种连续性的成长;
你想要什么结果,就要奔着这个结果去选择对应的动作,比如:你想要进化,那么必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你想要进步,那么就要持续日精进;
错误的做法是:你想用进步的速度,获得进化的结果,其实这也是人们痛苦的根源!
还是那句话——想是问题,做是答案,行动才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