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玩笑话广为流传“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一说到孩子写作业,许多家长很是头疼。
多数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放学后由家长控制,真正自主的时间不够多。贪玩,沉迷手机游戏,玩久了也放不下手机,拖拖拉拉,不着急写作业,主要是孩子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时间,没有合理的安排。
为什么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呢?时间观念的培养是一种长期习惯的养成。能够合理的安排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没有好的时间观念对孩子今后人生,也会造成很多的负面影响。
1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守时诚信,自立、负责任。
父母告诉孩子,守时、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做事情答应的时间,就要做到,这样别人才愿意相信你。父母要先做出好的榜样,对孩子要信守承诺,这样孩子才能守时诚信。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无论是对老朋友,还是对陌生人,守时就是最大的礼貌。”
法国显赫一时的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一次宴请部下几位将军,并在饭后议事。那几位将军迟到了。他便一个人先吃起来,等他们到后,他已经吃完了。
他对他们说:“诸位,聚餐的时间过了,现在咱们开始研究事情吧。”他丝毫不理会那些不遵守时间的将军们的饥饿和窘境。
给孩子讲名人守时的故事,教育孩子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守时诚信,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2让孩子的时间过得更充实有意义
父母千万不要把孩子管得太“严”了,而应该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并从小培养孩子的强烈的时间观念,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就等于赢得时间,争取了学习和生活的主动。
有的父母忽略了孩子的天性,认为玩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味的注重学习,结果适得其反。
父母应该提醒孩子,每天给自己安排玩的时间,或者是孩子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情。正所谓“玩的好才能学的棒”,孩子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独立自主,才能有效地学习。
3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行为,让孩子收获好习惯。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养成时间观念的前提。父母和孩子一起制订一张作息时间表,什么时间起床,吃早餐要多少时间,几点睡觉等,让孩子做出合理的安排。只有把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孩子才能对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他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
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
珍惜时间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观念,充分利用时间,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深远影响。
管理时间,合理安排时间,让孩子体验到时间的紧迫感,不仅能锻炼孩子的专注力,还能让孩子学会当日事当日毕,杜绝拖延磨蹭,做时间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