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地标
安史之乱突然爆发时,唐玄宗毫无思想准备,朝廷上下毫无思想准备,整个军事行政系统毫无思想准备,那么大家都在准备什么呢?准备当夜的乐府,准备明天的梨园,准备山间的论道,准备河边的小宴。
唐朝的1/3军队都掌握在叛臣安禄山手里。当叛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大地的时候,唐玄宗着急地问道:河北24郡难道没有一个忠臣吗?
有一个人站出来了,他就是颜真卿。但是唐玄宗对他不熟悉,问这是谁呀?
颜真卿站出来很不容易,因为他和他的哥哥颜杲卿都是安禄山管辖下的太守,颜真卿的所在地是平原,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德州,他哥哥的所在地是现在的河北正定。颜真卿首先发表讨伐安禄山叛变的檄文,在一天之内就募集了一万多士兵,由于他的号召力,黄河以北的正义力量纷纷投向他,他很快集中了20万军队,并被推举为主帅。
他选了一个年轻的联络员,那就是他哥哥的儿子颜季明。
但是不幸哥哥在战斗中被安禄山逮捕,安禄山用最残酷的方式对付颜真卿的哥哥,割下了他的舌头,剁了他的手,而且把严家30余口全部杀害,颜季明也被砍了头。
对于严家的巨大牺牲,皇帝当然也很钦佩,但是朝廷老是打败仗,又退又逃,也就顾不上去纪念这个家族了。
朝廷不纪念自己来纪念,颜真卿用文章祭祀自己的家人,其中祭祀侄子颜季明的那一份《祭侄文稿》满篇都蕴含着斑斑血泪和铮铮铁骨,成了中国书法史上除王羲之兰亭序之外的第二经典。
颜真卿带着20万兵马向安禄山进攻,那一年46岁,又过了28年,谁也没有想到, 74岁高龄的颜真卿又接受了一项朝廷使命。
原来,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那些地方军事势力因为也参与过评判,似乎获得了扩张的理由。其中,河南许昌的李希烈与另一支部队联合起来,准备与朝廷唱对台戏,自己称帝。对此,已经很衰弱的朝廷,除了派人去劝诫和安抚外,没有其他办法,那么派谁去合适呢?皇帝想到了颜真卿。
皇帝的理由有两点,第一,李希烈现在这么张扬是因为评判有功,但评判的第一功臣是颜真卿,他完全有资格居高临下地教训李希烈,第二,颜真卿已经74岁,又是全国敬仰的文化名人,李希烈能把他怎么样?
对于这件事朝廷也有过犹豫,但是颜真卿本人觉得义不容辞,还是上路了。一路上有各地官员和将士在半道上劝阻,但都没有效果。老人还是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