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湘潭县暑期社会实践团迎着骄阳,走进湘潭县白石镇,开启了一段传统美食与现代化生产碰撞的探索之旅。一碗碗晶莹剔透的藕粉背后,凝结着科技密码与非遗基因,实践团成员循着藕粉的脉络,展开了深度探寻。

在白石镇团委副书记周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走进了当地的现代化藕粉生产基地,仿佛踏入一个“藕粉梦工厂”。工厂负责人胡总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目前的现代化生产设备与工艺流程。通过冷热交替处理等众多优良技术,能让产品既保持良好口感,又符合健康标准。胡总结合自身经历和工厂发展现状对团队成员进行勉励,希望他们努力学习,结合专业知识为未来食品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团队成员们纷纷用相机记录下传统美食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精彩瞬间。
离开新厂,实践团成员们来到胡总的老作坊,袅袅热气中飘散着藕粉特有的清香。“要用沸水边冲边搅,这样才能冲出最地道的藕粉”在这里,大家围坐一堂,一起跟着学习冲泡技巧。藕粉冲泡看似简单,实则水温、搅拌速度都有讲究,这是工业化生产无法替代的匠人经验。胡总介绍,古法藕粉制作需经“选藕、研磨、沉降、锤炼、刀削、冲泡”六道工序,仅研磨环节就需用纱布反复过滤,才能得到细腻纯净的淀粉。2023年,这项“古法六艺”入选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胡总也成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午后,实践团分作两组深入文化采风。一组循着荷花的清姿,寻踪“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诗意画卷;另一组踏入齐白石故居,于墨香莲韵间采撷创作灵感。白石镇素有“湘莲之乡”美誉,其特产“寸三莲”为莲中珍品,《湖南通志》曾载“湘中莲藕胜于它处,故藕粉甲于全楚”。齐白石大师笔下,荷花题材独占近三成画作,许是故乡的藕荷滋养了他的艺术灵根。此刻,食物与文化在镜头中交织出奇妙的火花。
为深度转化调研成果,部分成员穿梭于街巷,通过入户调研展开线下访谈与问卷收集,深入探访当地藕粉产业实况与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在这个夏天,一碗藕粉唤醒的不仅是味蕾的记忆,更牵引着一群大学生对传统美食现代化转型的探索。实践团将把调研成果精心打造为《舌尖上的湘潭》系列视频,用镜头讲述当代鲜活的“美食故事”,希望以青春力量让传统美食“潮”起来,助推家乡的莲文化在传播与创新中焕发新生机。
文字:刘宇祥、廖文彬
图片:潘清清、张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