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日本教授佐滕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在讲到教室的时候,佐滕学教授用了一个词语叫“润泽的教室”。“润泽”这个词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是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柔和。
在一间这样“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得到承认。
刚开始看到这一章节时,我被“润泽的教室”陶醉了,在一间这样的教室里学习,学生该有多么幸福啊!开学以来,我去随堂听课,发现很多老师上课很烦燥,缺乏耐心,当学生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时,就对学生进行批评,那些缺少人情味的硬邦邦、干巴巴的语言令师生关系很紧张。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思维被束缚,还有个别老师的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师生互动热烈,但都是虚假的繁荣,那种“好不好?行不行?是不是这样?这些都是无效的提问。这样极端的课堂教学与”润泽的教室“相去甚远。
一直以来,我都想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其间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效果并不好,现在终于在《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我在全校开展了一项”为学生打造一间润泽的教室“行动。要求老师一进教室就要把好心情带给学生,微笑教学贯穿始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倾听,学生也要学会倾听,这样发言同学的课堂语言才会变得越来越丰富。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讲话时,能关注到个体,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边倾听学生的谈话,边观察学生的身体语言,这样老师与学生在语言及心理上能达到情感上的同频共振,学生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是非常幸福的。
按照书中的要求,我强化了润泽教室的实施细则,首先在语数英三科里找三位骨干老师的班级进行试点,教导处、教研组进行共同指导,以集体的力量来打造润泽的课堂,通过集体备课,主讲老师说课,大家集思广益,共同修改教案,主讲老师不断地磨课,大家不断地修正。在上”润泽课堂示范课时,三位老师上得非常成功,学生很喜欢这种课堂。老师也上得很轻松。通过以点带面,全校推广,老师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显著。现在各科老师上课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老师的语言变得越来越柔软了,教室变得越来越有温度、有宽度、有高度了。这多亏了《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是它引领了我们的教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