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睁开眼睛,黑;闭上眼睛,白。
黑与白是什么?眼睛是什么?
书上说,色彩三原色是品红、黄、青,同时相加为黑色。
书上还说,光学三原色是红、绿、蓝,同时相加为白。
黑白灰同属无色系。
那么,我所说的黑白是色彩还是光?
书上说,外界物体本身发出的或反射出的光线,通过人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倒像。视网膜视觉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光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导到了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视觉。关键的是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经过了一个生理性反转,才使得我们看到的外界物体为正立的。
书是什么?为什么叫黑白而不是石墨和钻石?
人眼是人的眼睛,可以让人看见这个世界。
人是谁?世界是谁?这个谁又是谁?
——我不明白,我只是睁开眼睛,闭上眼睛。
我是谁?我为什么要睁开眼睛闭上眼睛?
她逃课了。她没有请假,没有告诉同桌,没有对任何人说;她趁着所有人都不注意的时候,翻越围墙跑向大街。没有路灯的街道,隐匿于夜色之中。她不能回家,她想穿过一片玉米地,可是恐惧占据了她的心,意识控制了大脑。
我是谁,我在哪里?心是谁,大脑又是谁,哪里是哪里。
她饿了,母亲会煮饭让她吃。她困了,可以回到自己的房间睡着。她七岁了,要去上学,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升入初中,一年,二年,三年,选择出现了。她想去县城重点一高中,可考试成绩只允许她去家乡的普通高中,她被赋予学号,被随机分班。
仿佛,上学是理所当然的事,去哪上学不能遵从心意,却又要靠自己的大脑多考高分决定。可是,那些不再上学的同学去了哪里?
上学的意义在哪里?老师所说的未来在哪里?哪里究竟是哪里?
她在黑暗中却无处可去。她终究又回到班级,灯管释放出来的光照亮整个教室。同学注视她,班长质问她,老师喊她去办公室。所有人都不关心她为什么私自出去,只怪她不该破坏规矩私自出去。
规矩是什么,是谁制定的规矩,这个迷茫的“我”为什么要遵从?规矩写到纸上了吗?没有写到纸上的规矩又在哪里?放学后才能离开学校,提前需要请教,那么我躲在教室一整晚都不回去呢?过马路要左右看车,车在哪?它为什么存在?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都是真实的吗?如果我什么都不看,遵从心意想走就走,会怎么样?百分之五十顺利通过,百分之五十被车撞到吗?被车撞到我会怎么样?死亡重伤与轻伤无事又各占百分之五十。这样算来,出现不好预期的情况只有百分之二十五。那么我为什么要担心呢?
再说,就算我因此而丢掉性命,又能怎么样?对这个世界有影响吗?有多少如我一般的生命悄无声息地离开?
生命,生命是什么?
生物生存,生物所具有的活动能力;事物借以生存的根本条件;命运;活命;有生命之物,特指动物;生活;生物学上认为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生命的本质是细胞,细胞的本质是蛋白质。)
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那么一定必须是表现出人的形态吗?人,是什么?如何去区分?
人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和复杂的社交行为。人类具有语言能力、复杂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以及独特的认知和创新能力。人类也具有独特的道德和伦理观念,能够建立复杂的社会关系,并与其他物种和自然环境进行互动。
人是环境的产物,从环境中获取资源、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同时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塑造。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在社会中与其他人互动和交流,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人,是复杂的生物。因为复杂,所以会面临更多的复杂问题。复杂的反面是简单。简单的人又会是怎样的呢?
是从一开始就一无所知茫然地过完一生的?是无法敞开心扉孤独过完一生的?还是阅历人生,历尽沧桑看淡一切的?
面对近乎狂躁的班主任,她仍旧漠然地说出“我想那么做”这句话。
我,想。我是谁?想是谁的行为?
她突然笑了,呵呵,一切不过都是我的古怪想法吧,我为什么会这么想?好似无意识地就那么想出来了。
意识,意识是什么?
从科学上讲,意识就是大脑神经元一起工作时产生的“生理现象”,是我们的思维系统,以及我们对于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感知。
不得不问。大脑神经元?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工作?自己是谁,世界又是谁?
好像有某种特定,有的一听就是物是生命,会问是谁?有的一听就是行为,所以会问为什么那么做?
人,做一件事都是有目的的吧?那个目的是什么?是否可以这么想,我现在如此迷茫,只是因为我没有一个目标。因为没有目标,所以我才迷茫?
于是,当我不再迷茫的时候,就是我找到目标的时候,诸如:有稳定情绪对人,用平和心态对事,以善良之心对物。用文字书写我这平凡的一生。
当然,不再迷茫之时距离当年高中迷茫之时已经过去不止一个十年了。在大家认知当中的有限生命里,我可能也没几个十年了。
所以,也会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稍微难受一下
——如果命运安排已定,你该如何面对生死。
——你无法预料意外,意外发生了你该当如何?
身边有许多的人,因为追求不同,面临同样问题时,给出的答案也不一样。当然有的人只是回答,有的人已在用行动实践。
有的人终其一生追求名利,为了活着,为了体面的活着,为了满足自己的心。
有的人不争不抢,对不在意的事情无动于衷。那么对在意的事情呢?又限入前者。
可是,在我追求的过程中,我的认知,我的想法依旧再改变。